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基层治理•记者走基层|南城街街道北陈村:党员教育“赋能” 北陈展新颜

来源:太行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15 【字体:

  “咱村这些年的变化很大,发展迅速,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党建引领的重要性。村子要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班子,如果支部书记没把身子摆正,那村子还谈何希望?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进行这一个月的工作汇报……”

  6月30日,屋外暴雨猛烈畅快,屋内话语坚定有力。又到了北陈村党员教育“每月一讲”的鲜活课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朱红龙一如往常向村民们汇报近期的重点工作,党课与村务工作相结合,会议室内座无虚席。

  近年来,我市坚持用党员教育赋能基层治理,邀请各级领导干部、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行业理论专家等进行授课,常态化开展党课“每周一讲”。坚持一月4次专题党课不断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真正把党的力量和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在此基础上,南城街街道北陈村创新增设了“每月一讲”,支村两委干部述职与党课讲授相结合,让群众在高质量的党课中享受“精神大餐”,切实提升其参与感、获得感。今年上半年北陈村累计开展23次培训,培训500余人次。

  早些年,这里是南城街街道有名的“老大难村”,一度被人们戏称为“三多三乱”村:矛盾纠纷多,群众上访多,百姓抱怨多;人心乱,管理乱,秩序乱,干群关系降至了“冰点”。

  2015年,作为退伍军人的朱红龙临危受命,坚持以党建引领,抓班子,带队伍,转变作风树形象,立规矩,定制度,规范管理树新风,由乱到治赢民心,探索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的发展路子。“知道咱们的群众每天想什么、盼什么,需求是什么,我们支村两委干部就做什么。”朱红龙深有感触。

  村子要发展,必须走访入户、挨家挨户地拉家常、聊问题,把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好的建议落到实处,真抓实干,才能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

  近两年,两委干部累计走访座谈群众1600人次,搜集意见建议120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00余件,民情大走访让村上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朱红龙介绍,北陈村严格执行“43211”工作法,村级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各项工程用抓阄的办法招投标。“抓阄虽然是土办法、笨办法,但也是让老百姓看得最明白,觉得最公平的办法,让干部省心,群众放心。”

  在财务收支公告栏上,能看到连村内洗浴中心所需卫生抽纸的数量、金额及经手人都写得清晰明了。“说实话,以往大概写个总收入、总支出咱也搞不清楚,这多好啊,我们一看就懂,钱花哪儿了?当然是花在我们老百姓身上啦!”村民李志慧满意地说。

  在5月10日的“每周一讲”《全科网格探索及工作实务》课堂上,网格员朱孝智对于网格化治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对于矛盾纠纷的处理,我逐渐掌握了一种工作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收获满满。”

  村医董美玲在听完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后,随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工作重点,高兴地说:“今年我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共党员了,很激动,能有机会多听优秀前辈的经验做法,心里对未来工作也有更加清晰的计划,干劲更足了!”

  党员教育课堂的推行,还吸引了58岁的老支书李陈福,无论刮风下雨,他总会早早来到村上听听新发展,看看新变化。在北陈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如今村子变了模样,他总想再为村子做点啥。

  今年4月他主动请缨,连续两个月在村卡口执勤,李陈福坚定地说:“既然入了党,咱一辈子就是党的人,就要一辈子做党员该干的事。”

  “疫情刚爆发时,我们村140多位村民主动为村上的疫情防控捐款捐物达15万元,我真的很感动。”北陈村党支部委员、财务出纳陈璐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很多工作都更加便于开展。

  闲暇时间,村民们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就愿意听书记的话,着了迷似的,就信他,大概是他有人格魅力吧!”

  魅力源于“实干”,“要让老百姓感到村里月月有进度,年年有变化。”朱红龙以实际行动不断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近五年来,北陈村共实施民生工程30多项:完成主街道拆迁,建设东阁口关帝大道,拓宽硬化北阁口、唐儿庙等环村道路,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建设400立方米蓄水池,完成全村水网改造,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新批21户宅基地,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实施天网工程,安装摄像头80多个,解决治安乱的问题;修建小广场、篮球场、安装健身器材、建设公厕、排洪沟、绿化小游园等,实施煤改气,建设洗浴中心,解决环境差的问题;重修眼光庙,修缮成汤庙和白衣阁,解决文物古建保护的问题。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实事让老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为了在全村形成“孝老敬亲、崇德向善”的风气,每逢重阳节,朱红龙都会带着两委干部走街串巷,将尊老金送到60周岁以上老人手上。在便民服务中心一楼的小白板上,还列着当月75周岁以上老人的生日日期,为他们送蛋糕、送祝福。一边吃着蒸饺、一边吃着蛋糕,已是杖朝之年的焦福娥笑得合不拢嘴,“没有想到,我今年80了,除了儿女,村上还会为我送生日蛋糕,这生活啊蒸蒸日上、日子啊过得像这蛋糕一样甜!”

  村子美了、人心齐了,朱红龙又瞄准了新的发展路子——建设“数字乡村”,在参加多次党员教育的线上线下培训课后,“数字乡村”让他印象尤为深刻。

  在去年做足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北陈村以创建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为目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全市率先开发建设“数字乡村”云平台。

  疫情防控期间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陈村疫情防控信息员朱晓晓高兴地说:“居家隔离人员每天手机端上报体温、健康码状态、健康状况,管理员后台一键查询、自动汇总,既方便了村民又减少了村干部的工作量,之前微信统计还需要每天登记成电子版、作截图留存,一旦不小心删除聊天记录那真是功亏一篑,现在所有报送记录后台都可以实时查看,真的很实用。”

  “我在外打工,没法回家的时候在手机上就能看到父母在家的状态,很安心。”村民董小昌用手机展示着“数字乡村”带来的便利。

  要把群众的“呼声”变成“笑声”,继而赢得群众的“掌声”。朱红龙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党建引领,深入摸清党员、群众培训需求,精准对接培训项目,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探索“党建+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企共建行动,建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效盘活集体资产。依托八路军司令部红色资源及明清古建,打好“红色”“古建”两张牌,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走下去。(郭超凡)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