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风景名胜

高平开化寺宋壁画的空间表现形式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1-11-26 【字体:

  山西高平开化寺初名清凉寺,宋初改名开化禅院,而后称开化寺。该寺于北宋熙宁二年(1073年)开始修建,至绍圣六年(1096年)基本建成。开化寺建于高平市陈区镇申家庄东北1.9公里处的舍利山山腰处,现存有大悲阁、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多处建筑。开化寺建筑群纵贯1100余年,其中,大愚禅师塔是后唐同光三年所建,大悲阁和大雄宝殿是宋代原构建筑,观音阁是金代所建,东配殿和东西角楼建于元代,其余是明清建筑。

  开化寺大雄宝殿内北宋壁画面积达88.2平方米,壁画主要分布于殿内西壁、北壁西次间、北壁东次间和东壁。西壁和北壁西次间绘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北壁东次间绘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变,东壁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变。虽然题材为佛教内容,但是壁画在绘制佛教本生故事时,运用北宋时期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人物形象来表现佛教内容,所以其具备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思辨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空间作为一个自在的存在物,总是去探讨“空间”是什么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最应该探寻的不是“空间”是什么的问题,而是“空间”是如何存在于世界中。就像图像赋予了图像内部空间的意义,图像构成空间,而非图像存在于空间中。这里谈到的“空间”,一指图像的内部空间,二指图像构成的外部空间。

图1 北壁东次间《均提童子出家得道经变图》(局部)

  内部空间构图与道具摆设

  画工在绘制壁画时,是按照粉本或者其构想将内容表现在画壁上,即将三维的立体形象投射到二维平面上,我们可以从二维平面上“看到”或感知到三维形象的存在。如何在二维平面上构造出三维立体空间,需要我们在研究宋壁画时,通过画面中构图和内容道具的摆设来分析。

  例如,位于北壁东次间的《均提童子出家得道经变图》中(图1),均提童子看向佛祖,而佛祖则是看向众生。上部和下部为用来分隔场景的云气、树木和栏杆。除了二维平面中具有指向性的线,转折的线喻涵着平面的改变即空间的转换。结合弟子天王等人物朝向和道具摆放,构成一个小型的说法图,表现了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

  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与原则在南齐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最早出现,其中提到“六法”,“经营位置”就是“六法”之一,即对画面进行安排,根据意图对绘画形象的位置进行选择和搭配,类似“章法布局”“置陈布势”,也是对画面内部空间的安排。

图2 西壁第一铺《说法图》(局部)

  画面视觉形式

  分析空间如何存在于图像中,需要研究者对其视觉形式进行细致分析,对开化寺北宋壁画中空间表现形式的分析也是如此。

  例如,西壁第一铺《说法图》正中(图2),阿难外出后遇到六师徒党向,阿难质问释迦佛是无恩分人、是不孝人,返回向主尊释迦佛禀告并求释迦佛解心中疑惑。由此,在画面中可以看到阿难背对观者跪在释迦佛面前,而释迦佛的视线落在画面下方,其余菩萨天王等围绕释迦佛听其说法,在画面中呈环状。在观赏巨大的壁画时,观众均为平视或仰视的方式,这样壁画在视觉上就有着较强的代入感。听佛说法似乎不只有阿难一人,观者在壁画视觉形式的特意安排下也置身于释迦佛的说法中。在观者的视角中,不论释迦佛还是菩萨天王,都处在高于自身的角度,自然会产生一种震撼的力量。

图3 西壁北次间《善友太子观织图》 线描图

  内部对立与分隔

  例如,西壁北次间的《善友太子观织图》线描图中(图3),可以看到立于马上的善友太子和其六位侍从与织布的妇女们进行交谈。屋内有一架织机,一位上身赤裸、下身着裙装的妇女正在织机上劳作。屋内外有一道似墙的挡板(图中标红处),挡板内外的人们看似正在亲密交谈,但其实双方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具有空间暗指的“隔阂”,这道“隔阂”不仅代表着宋代儒家思想中的等级阶层地位的不同,而且更有男女之间关系的不对等。“隔阂”外是统治阶级,“隔阂”内是被统治阶级。画面不仅展现了织女的内部空间,也反映出宋学思想的深入,民众内心对于伦理纲常等传统思想的重新建立和定义。

  外部空间

  开化寺壁画分别位于大雄宝殿内西壁和北壁西次间、北壁东次间和东壁上。这三面画壁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平面,处于不同的空间中。观者进入的门与空间中的窗户处于与其中一个平面平行的对立平面,这个对立平面中并没有承载图像。这四个平面相互统一,又构成了一个无形的立体外部空间,这个外部空间与开化寺建筑、彩画、墨笔题记等元素构成开化寺大雄宝殿的整体空间。

  外部空间实际上是一个物质空间,位于不同平面的三面画壁与包含门与窗在内的对立平面将空间分隔为一个可供观者按照礼佛顺序在不同角度观看壁画的外部空间。外部空间在壁画发挥其展示意义时,与观者的互动产生联系,从而达到对观者或信众教化的目的。

  整体空间

  壁画通过二维平面中的构成单位——线,来设计安排其内部的画面构图等,这些构成了壁画的内部空间。三面承载壁画的画壁则利用不同平面构成了壁画的外部空间。壁画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与其建筑、彩画、墨笔题记等构成了开化寺的整体空间。

  壁画画于画壁之上,画壁作为物质空间承载壁画,壁画赋予画壁意义。画壁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二维平面,但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不论承载绘画的工具是绢本、纸本抑或是画壁,都不仅仅局限于绘画的平面性,更多侧重于其空间表现或表现更高层次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指突破绘画本身所要表达的“理趣”,这更像突破了认知中三维的局限,向更高的维度——四维转换。例如中国传统卷轴画,当观者徐徐展开卷轴时,纸本或绢本呈现的绘画随着观者展开画卷的动作而缓慢展现,其中呈现出来的不仅是二维平面的绘画内容,还有其与观者互动产生的思想性。再回到开化寺壁画本身,三面承载绘画内容的画壁处于不同平面,它们与建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外部空间——开化寺。除去外部空间,壁画本身还存在内部空间,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产生联系,构成开化寺的整体空间。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