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风景名胜

【文化解读】高平古八景之“游仙晓钟”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2-07-01 【字体: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隐隐约约还有几颗睡眼惺忪的星星,春风轻轻地吹拂着,美好的一天开始了。早起的鸟儿已在蓊郁的山林间起劲地鸣叫,丹河两岸的村庄仿佛还沉浸在睡梦中,河中氤氲飘浮,空气中弥漫着六月天特有的气息,这时从游仙寺传出了雄厚激扬的钟声。“哐、哐、哐……”,钟声不紧不慢,愈传愈远,声播数十里之外。听见钟声,寺中的僧人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院中执帚清扫落英,有的在殿内拂拭着佛座上的纤尘,有的在准备着诵经早课;周边准备考取功名的莘莘学子们听见这震颤心房的钟声,再不敢贪恋被窝里的舒适,急忙起床洗漱,开始了大清早间的四书五经背读;听见钟声,村妇开始打扫庭院,放出笼中关着的鸡鸭,然后为一家老小准备早饭。就连老黄牛听见这熟悉的钟声似乎也兴奋起来,哞哞叫着,等着跟主人下田劳作。山上的松柏、路边的花草、田间的禾苗也好像受到了这悠扬钟声的刺激,精神抖擞,生机勃发。这便是高平古八景之一“游仙晓钟”所传递的意境。

(游仙寺)

  游仙寺的钟声从唐代开始,一直警醒着丹川两岸的人民,穿越了近千年时光,但不知何时这钟声戛然而止,就连钟的下落也无人知晓,成为了一个难解之谜,“游仙晓钟”变成了高平百姓心中一个美好的回忆。

  “游仙晓钟”为何入选高平八景,先得简述一下“八景”之由来。近来搜罗有关风物民俗志书,得知“潇湘八景”为天下八景之滥觞。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中有一段话:“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 好事之多传之”。后又有文苑佳话,说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流寓湖南时,在长沙看到了宋迪所绘《潇湘八景图》,大为赞赏,即以“八景图”为素材,结合自己的观察体味,作《潇湘八景诗并序》,后代文士随之唱和,由此开启“八景”题咏之风,这就是所谓“诗传八景”。但“八景”题咏何时盛行各地呢?这还真不好考证,估计也没有统一时间。高平清顺治版的县志中录有陈颢咏长平八景的诗,多数学者认为他是金元时期的人,但也有认为他是清代人。清代朱彝尊《曝书亭序跋·八景图跋》说,宋迪工于画平远山水,但是,当时作者意取平远意境而已,不是专写潇湘风情。“迨元人形之歌咏,其后自京国以及州县志,靡不有八景存焉。”元代写八景的诗有多少,未曾考证,但近读明代宛平知县沈榜编著《宛署杂记·志遗八》中记有“燕台八景”,可能是较早记载名胜八景的史料。沈氏说:“金辽以来,相传燕台八景。古今词赋不可胜纪”。燕台八景依次为:“蓟门烟树、玉泉垂虹、卢沟晓月、西山霁雪、太液晴波、琼岛春云、金台夕照、居庸叠翠”。明代,各地纂修府志县志蔚然成风气,地方官员及文人雅士以当地山川胜迹入志,都要仿“潇湘”“燕台”八景写当地山水,以显其地灵人杰,文士吟咏,民间遂附会传说,琅琅上口,流传渐广。八景之名肇端于《潇湘》,兴起于明代。据说连日本人也将“潇湘八景”改头换面,如“近江八景”之“坚田落雁”“粟津晴岚”“矢桥归帆”“石山秋月”“比良暮雪”“唐崎夜雨”“二井晚钟”“势多(瀬田)夕照”,成为东瀛八景,实乃“潇湘八景”图在海外的翻版,高平八景亦是如此,与燕台八景十分相仿。其中“游仙晓钟”和“烟寺晚钟”“二井晚钟”异曲同工。从隐藏在幽幽山林的古寺中传出的悠扬钟声确实会给人一种警醒、空旷、神秘之感,晨钟暮鼓也就成为了寺院生活的一部分。

  为何不是“游仙晚钟”,而是“游仙晓钟”呢?我想这和高平唐代游仙李通敏有关,传说他是位读书秀才,爱睡懒觉。李通敏确有其人,系唐顺宗十六子福王李绾的后裔,一直生活在河西村附近一带,后又隐居于游仙山中。因系王室成员,估计吃穿不愁,又乐善好施,帮助当地百姓做过些打井找水、修桥补路、急人所难之类的好事,再加上他风流倜傥,喜云游山水,传说他还在游仙院内辟谷养生,年逾百岁而终,又加之自号“游仙”,这样一来,当时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当地百姓就真把他当成了仙人。

  流落在高平河西一带的李唐后裔在金代又曾辉煌一时。李通敏系李曼、李晏的六世祖,其世系在旧志中有记载。由唐代的李通敏,到宋代的李大节,子李旦,孙李异,又到金代曾孙李森,玄孙李曼、李晏,都曾入仕,李晏在金代特别受金世宗赏识,当时好多典籍法规都出自其手,官至礼部尚书,卒后谥"文简"。河西镇宰李村因"李文简公为宰"而得名。李晏的儿子李仲略也曾名噪一时,累官至户部郎中、经义读卷官,后为照顾致仕回家养老的父亲,还在泽州做过刺史。李仲略有《丹源钓徒集》《中州集》传于世。元代时宰李村李氏一门又出了一位进士李肯播,卒后安葬在游仙寺西的泊村长畛,有赡坟地六十亩,经村中长者李克绍出面,将六十亩地施与游仙寺,永令种佃,条件是借寺院之力守护坟茔,保持坟地的松树、楸树繁茂,并在李氏祖先的忌日诵经、设供品祭祀。这件事在元大德八年(1304)立石的《十方慈教院施地记》中有明确记载。

  关于游仙寺那口大铜钟的记载则凤毛麟角。明代正德九年立石的《游仙山慈教院记》中有“暮鼓晨钟,礼三藐之世尊,游览归诚,同成正觉”之言,由此可知当时一定有钟。立石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的《重修游仙寺记》中记载“城南十里许有游仙山,列八景之一”,但并未对“游仙晓钟”作描述。果则沟村现存有关高平八景的清代线刻石五块,其中包括“游仙晓钟”。清乾隆年间《高平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唐代有一位叫李通敏,号游仙的读书人,在此地读书时,常因早晨贪睡贻误读书而犯愁。一天夜里,仙人吕洞宾为其托梦,说寺外书房埋有大钟,何不挖来使用?李游仙顿悟,第二天一早,便带领小僧掘地挖钟,不一会儿,果挖出一口高2米、直径1.6米的大铜钟。众人见后大惊,忙帮李游仙将铜钟挂在寺东侧的钟楼上。从此,每天早晨寺内僧人敲钟诵经,周围学子听到钟声后也即起床苦学。其钟声洪亮,声音远播数十里,足以唤醒周围村里的人们。当我在宰李等周边村子走访,询问村中一些耄耋老人是曾否听到过游仙寺的钟声时,都摇摇头,可见游仙晓钟至少已有百年之久没有响过了。

  正是:十里寒山古刹幽,飞仙遗迹至今留。晓钟唤醒痴愚梦,碌碌红尘几白头。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