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历史人文

【清廉晋城】“千秋佳话一清官”毕振姬

来源:史志晋城 发布时间:2022-07-15 【字体:

  毕振姬,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出生于高平市寺庄镇东德义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乡试考中解元。清初顺治三年(1646)高中进士,获殿试第三名“探花郎”。而后首任平阳府儒学教授,继任国子监助教、刑部江南司主事、四川员外郎、河南司郎中、山东分守济南道布政使司右参议、晋阶朝议大夫、广东兵备驿传水利道、浙江金衢严道参政,顺治十六年(1659)任广西按察使,顺治十七年(1660)任湖广布政使、通奉大夫。为官十五载,转官十任,廉吏清史,盛名远扬。

  勤奋好学终成才

  明末崇祯年间,饱经战乱之苦的农民毕一栋将儿子振姬送到高平东面七佛山云月寺,在智真长老秦邦宁身边学读经书。八岁的毕振姬,勤奋好学,自炊自汲,深夜苦读于古庙草灯之下,通宵达旦,坚毅不拔。无钱购买笔墨,就用涮锅条在面板上蘸锅水代墨汁,用面板当草纸,每天练习不休。云月寺修缮一新,长老在全县征集书法大家为云月寺和正殿题写匾额。厨师大胆举荐,小振姬使用涮锅条一笔写了遒劲浑厚、气贯山河的“云月寺”三个大字和“一六如来”四个大字,既不说明是七佛山,但心中却有七佛。长老对小振姬的文采赞叹不已,赞其“小神童乃七佛之兆也”。

  有关毕振姬的才华,当年刻制的木版草书是这样记述的:顺治十六年,福建泉州众秀才听说出身国子监助教的毕振姬来巡查,便在一次迎宾会上与毕振姬对联,为夸耀泉州的山水和才子多,便出联“多山多水多才子”,毕振姬根据在山东赴官的经验,脱口道之:“一泰一岱一圣人”。秀才大惊失色,不甘失败,又出上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放”,毕振姬用山西关公夜观春秋的故事,笑之答曰:“自上而下看左传,书向右翻”。秀才们占了东南西北,毕振姬对了上下左右,吃的是西瓜,看的是《左传》,妙趣横生,雅俗共赏,泉州秀才深深领教了毕振姬的才华。

  严格治吏 体恤民情

  毕振姬为官期间,坚持“便民利民”的施政理念,反对竭泽而渔,主张轻徭薄赋,敢于仗义执言,兴利除弊,体恤民情,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朝廷信任,百姓爱戴。

  他在山东任职时,奉旨到德州府主持乡试,传说这里考风不好,乡绅显宦倚仗权势,勾结官府包揽诉讼,垄断科考。他便借此乡试之机,扫除弊端,为国选拔一批有识之士。那天,他令衙役在考场外一平地上堆土,土上插一根竹竿,竿下移栽几丛菜苗,竿上掉一把大剪子,剪子朝下张开。然后,告考生以此命题作文。考生皆莫名其妙,苦思不解其意,无从下笔。其中一个考生出去解手,厕所里有一个青年农夫正在掏粪,他偷偷问考生出的什么题,考生让农夫观之,农夫兴奋不已,只说“好题”“好题”。考生问之答案,农夫解道:这是《千字文》和《百家姓》两句话,第一句是“起翦颇牧”,第二句是“高夏蔡田”。就在此时,毕振姬已听在耳里,结果在金榜题名时,农夫中第一名解元。名落孙山的宦官考生,在毕振姬离府之日,在德州府影壁上写了五个大字“虎去山还在”示威,毕振姬看后笑之无才,提笔也写了五个大字“山在虎还来”。送行的人看后,无不赞其耿直余辉。

  顺治十年(1653),山东作为清军的粮草军械供应基地,动辄催解白银数十万两。恰逢连年旱荒,民不聊生,盗匪横行,治安混乱。毕振姬受命提任济南参议道后,日夜驰骋三百余里到任,采取剿抚并用之策,先用计擒贼首平匪患,又设法遣散流民七千余口,并上书朝廷将数十万两军需物资优先供给灾民,境内乃安。同时,为解决军饷供给不足问题,将“泰山香税”充作军饷。这笔税款每年约七千金,是当地参议署官员的“小金库”,多年来私分已成惯例。香税充军饷致官署上下哗然,多有不满。之后毕振姬还在济南一带丈量田地,查核田赋,不论贫富,按亩征赋,得罪不少地方豪强。几经周折,才幸免入狱。

  顺治十四年(1657),毕振姬任广东兵备驿传水利道。当时广东屡有战争,三藩四院使节等官员往来如织,军队所需匠夫、船役、兵马、粮草、器械由当地供给。一些地方官员乘机从中牟利,民众深受其害。毕振姬到任后,主动向朝廷陈述利害,与三藩四院订立供求条约,重振朝律,铲除弊端,驿传各州县,不准假公济私,杜绝摊派私增税赋、财物,有违约者一律绳之以法。不出十月,便减船数百,减费七万六千金两,使广东吏治清明。

  顺治十六年(1659),毕振姬任广西按察使时,广西由于长期遭受战争,各项军政建设正百废待兴,地方官吏与豪绅相互勾结,狼狈为奸,致使贿赂成风,冤狱叠出,大盗横霸浙边闽海地区。看到这种局面,他心急如焚,四处奔波,八方调查,带病工作,抱腹审案,很快为平民审结了积存数十年的冤狱大案70余起,处决贪官数十人。同时在民众的支持下歼灭海盗,使渔民安居乐业。顺治皇帝嘉奖他,御赐玉玺将军印。

  严以律己 清正廉明

  毕振姬为官清正廉明,初任平阳府教授时,住在残破不堪的危楼中,每日与颧雀为伴。后任国子监助教、刑部主事、员外郎期间,每于朝事之暇,即退居陋室,“坐卧黄埃、黑灶、瓦灯、布被间,前后左右书册相属,时人称为“有官僧”。

  官位升迁,不忘初心。顺治十一年始,毕振姬赴济南、广东、广西等地任职,多次受嘉奖,不断获得升迁,所任官职都是他人觊觎之肥缺,但他始终未改清廉清贫本色。《山西通志》载其“及外任,往返一仆一马,食无兼味,身无更代衣”。《山西献征》载其“往来城市,蹇驴野服,不识者目为乡老。与先生同时贵显,或官或吏,见之皆默自愧,不敢以豪侈相尚焉。”

  为官低调,择友而交。毕振姬居官能独守苦学,从不结党营私,不乱交俗流,这也是其一生能保持廉洁的重要原因。陈廷敬在《与毕亮四书》中写到:“自某少时,闻百里内有贤人……在京师时守官奉职,退辄闭门,不愿妄从流俗交游,朝士中多不识其面”。《山西献征》载其“四十年独行,与人不款曲……我宁做我。”以苦为乐,以俭养德。居官14年,坚守清贫,甘居淡泊;返乡20年,“危苦自甘,昼耕夜读”。

  顺治十八年(1661 ),在镇守边疆主帅兵部经略使洪承畴的举荐下,毕振姬晋升湖广布政使,但振姬决意弃官从耕,要求辞职。回籍之日,除一仆一马之外,了无长物,被都察院左都御史魏象枢、刑部尚书刘楗称之“居官清廉,一尘不染”。

  爵禄不动心 富贵不改志

  康照十七年(1678),云南吴三桂、广东耿精忠、福建尚可喜举兵反清,情况紧急,康熙诏举博学奇能,传旨招毕振姬复职,命以“镇藩要职”,以供军需,平定三藩。毕接诏命,自觉年老体迈,不宜理政,便向吏部一连四递辞呈《乞放归里疏》力请辞归。

  康熙皇帝阅完奏疏,派时任枢密院检讨陈廷敬(阳城人)到伯方察看实情。陈廷敬在仙翁庙三眼阁田边,见一老者荷锄弓腰农作,抬头望之,正是阔别多年的故友毕振姬。陈廷敬到在毕府拜谒后,在回禀疏中写道“蓬翟满门径,牛栏鸡窝杂。置下堂中处,其所自饲蚕。东室流尘凝,却独多藏书。与最下农者,所守甚危苦”。

  康熙阅后,心情凝重。在《乞放归里疏》上御批“爵禄不能动其心,富贵不能改其志,此正情操,绝世楷模”。毕振姬荣归故里,笔耕著书。所著有《尚书注》《西河遗教》《四州文献》《三川别志》《西北文集》《病香居烬馀》等十余种,但都已不传。他的学生牛兆捷收集他的论、议等文,编为十二卷,请傅山点定作序,题名为《西北之文》。民国二十六年(1937)出版的《山右丛书初编》收入十一卷,第十二卷存目无文。

  康熙二十年(1681),毕振姬病逝伯方,临终遗命“不志不铭”。康熙闻之悲啼,亲遣陈廷敬奉旨吊之。陈廷敬悲痛涕泗,在挽联诗词中写道:“重过躬耕地,秋原木叶稀。一哀衔别路,双泪落行衣。书札临危在,文章付托非。凄凉荒宅里,清德耿余辉”。都察院御史魏象枢书挽联:“万卷诗书皆手泽,千秋佳话一清官。”后由傅山先生题字、其门人弟子公立《毕坚毅先生故里碑》,过往者皆敬之。次年,长子、高平两县士民公立《得义毕老爷永思碑》,表达永思。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