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长平文艺

崔爱琴:指尖上塑造精彩艺术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1-10-20 【字体: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作为年味传统代表,如今,面塑深受到人们重视,走进艺术殿堂。面塑艺人崔爱琴对这门手艺的传承发扬不遗余力。

崔爱琴,马村镇陈村村人。从小聪明伶俐,爱好广泛,对面塑、剪纸情有独钟,尤其以面塑工艺见长。1985年初夏,她刚从陕西省迁回陈村村老家,一次看到别人家出殡老人时蒸的面塑——猪羊祭,感到做工精致,打心眼里非常喜欢。自己虽然在陕西就是蒸花馍的,但怎么都没有这种面塑手工精到、线条流畅、寓意丰富。她一边爱不释手地细细观看,一边想着假如自己能学到这样的手艺该有多好?有了这种想学的念头,她便四处打听周边的蒸祭能手,真是无巧不成书,一打听,她老公的舅妈就是当地有名的“蒸祭”好手,于是就跟着舅妈学了起来,心灵手巧的崔爱琴悟性极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很快就掌握了“蒸祭”的诀窍,从此开启了她的“蒸祭”生涯,这一蒸就是30余年。

现在的面塑主要以观赏性为主,讲究做工精细、浓妆艳抹。而农村蒸祭都是在特殊时候用的,更需要用心去做。崔爱琴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面塑模本,根据自己的想象再在实际制作中完善丰富其内涵,她所制作的面塑极受群众的欢迎,不少太原、长治、晋城的面塑爱好者慕名而来讨教或定制面塑。

“从当初爱好拜舅妈为师学艺到从事这门艺术,我想面塑已经融入我的生命。”崔爱琴告诉记者。她使用的材料都是用小麦面粉为主料,再加上不同的米粉、色彩调制而成,一团面在她手中几经捏、搓、揉、掀,再用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型,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孩童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她在继承传统面塑手法的基础上,又借鉴泥塑、剪纸、绘画等诸多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手法,能够捏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等,尤其仕女人物方面,刻画细腻、形象逼真,常常受到別人的赞誉和喜爱。

崔爱琴现已是我市著名的民间面塑艺术家之一。我市民俗协会老会长冯保平亲手将“面塑·剪纸传习基地”牌匾授予了她。她本人和她的作品多次在晋城市、高平市及马村镇举办的各种活动中获奖,受到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面塑爱好者的嘉奖和好评。2007年她被评为马村镇“美丽家园”优秀人物,其面塑作品《白鹤闹松》《鱼拱莲》获面塑类优秀奖;同年又获得晋城市“兰花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大赛铜奖;2016年被评为高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奖、晋城市太行乡土文化先进工作者;2018年被高平市文化局、高平市民俗协会评为一等模范。

如今,崔爱琴已经63岁了,她的面塑技艺日臻精湛,见什么就能捏什么,制作出的作品已不计其数。通过传统工艺与创新手法的结合,她的技艺已自成一家。为了能把这门手工艺传承下去,崔爱琴除了做面塑培训外,还定期为一些幼儿园、小学的孩子教授课程面塑,尽最大努力让民间面塑这一工艺得到认识和推广。(郭玉印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