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篇交相辉映 康养福地活力奔涌——我市大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数字光影交织的音乐殿堂奏响着时代韵律,千年古建群中的彩塑讲述着岁月故事,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的浪潮中,高平这座浸润着炎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正以创新为笔、以资源为墨,在新时代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科技赋能,音乐新地标点亮文旅新体验
8月30日,留念炎樂音乐数字艺术馆在蔡志忠美术馆7号馆惊艳亮相,开馆现场乐声悠扬、人潮涌动,各地音乐艺术家与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座集音乐艺术与前沿科技于一体的全新文化地标诞生。
步入馆内,游客不仅能通过数字化展陈了解音乐发展脉络,更能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与艺术交融的魅力,让每一次参观都成为一场奇妙的音乐之旅。“像穿越到音乐的时空隧道里,传统与现代一下子连起来了。”首位体验的市民张先生难掩兴奋。
“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这里的文化根脉与我坚守的传统艺术传承理念高度契合。”卞留念说,展馆里每一件展品、每一项技术,都在尝试让观众触摸音乐的“前世今生”。这座艺术馆的落成,不仅丰富了我市文旅业态,更为城市注入时尚艺术气息,成为游客感受科技与艺术魅力的必打卡之地。
古建焕彩,网红效应带动全域旅游热潮
因《黑神话:悟空》意外走红的铁佛寺,在晨光中更显神秘庄严,明代彩塑在光影交错下栩栩如生。“历经岁月洗礼,彩塑的造型与色彩依然震撼人心,艺术生命力跨越时空。”来自北京的游客尚炜驻足古殿,发出由衷感慨。上海游客周鑫也赞叹:“现场观赏的冲击力远超图片,每一尊塑像都鲜活灵动。”就连新西兰游客Jamus也惊叹:“置身此处,仿佛触摸到中国千年文明的厚重。”
自去年8月开放后,铁佛寺从“养在深闺”迅速变身网红地标,古建游览热潮随之兴起。借势这股热度,我市精心规划6条旅游精品路线、4条古建研学路线,22处国保单位全部免费开放。炎帝陵、苏庄、釜山等景区纷纷推出特色活动,共同迎来客流高峰。“2024年我市文旅成果丰硕,全市的游客总接待量达到650万人次,客流和综合收入双创新高。特别是铁佛寺的爆火,为我市古建游的兴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全市旅游市场的繁荣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拉动效应。”市文旅局党组书记申飞说。
全域统筹,融合发展铺就共富新路径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我市立足自身文化资源禀赋,将全市域作为整体文旅康养目的地进行规划建设,成功跻身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喜镇苏庄”“福地釜山”“古香中庙”“礼遇伯方”“乐火北庄”精品示范村各具特色,分别围绕“有喜、有福、有乐、有礼、有戏”主题,让游客各得其乐。北庄村热闹非凡的舞狮、划旱船表演,搭配特色烧豆腐品尝与古装拍照体验;伯方村非遗竹马表演重现“八仙拜年”传统场景……活态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市委、市政府将文旅康养产业纳入“1+4”支柱产业体系,通过编制全域旅游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一轴一带一廊”牵引、“两翼协同、三区联动”的发展格局。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打造四个精品片区,实现旅游资源“连点成线、串线成面”。如今,3家4A级景区、9家3A级景区等文旅项目星罗棋布,2024年我市荣登“全国康养百强县”榜单,“高平文旅”入选“中国品牌建设案例”。
从拓展文旅消费场景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创新宣传模式到强化市场监管,我市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未来,我市将继续守好炎帝根脉、用好古建家底,推动“流量”变“留量”,让文旅康养产业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持续绽放城市文化魅力与发展活力。(张丹娟)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