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力乡村 多维实践筑梦丨山西科技学院在我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蝉鸣盛夏,青春力行。6月28日至7月2日,由山西科技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和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学生共同组成的“乡启星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我市河西镇河西村、仙井村,通过公益课堂、非遗体验、墙体彩绘等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点亮孩子们的缤纷假期,为和美乡村增色添彩,以青春之智赋能乡村振兴。
在河西村村委大院,一堂别开生面的暑期公益课堂正火热开讲。社会实践队队员朱春娟化身语言老师,通过平仄发音示范、地方方言趣味对比、绕口令比赛等互动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及推广意义。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跟随老师大声朗诵,在抑扬顿挫的韵律中,感受着普通话的独特魅力。
社会实践队队员朱春娟说:“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特别棒。能用自己所学推广普及普通话,我感觉特别有意义。”
在“化学小课堂”上,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带着孩子们开启了奇妙的实验之旅。“神奇的隐形墨水”“牛奶动画”等趣味实验接连上演,瞬间将孩子们带入了梦幻的科学世界。孩子们热情高涨,争相分享观察到的奇妙现象,惊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探索科学的热情不断升腾。
学生刘煜灏开心地说:“我做了一个‘牛奶动画’小实验,把色素滴入牛奶中,然后用沾着洗洁精的棉签接触色素,就会变成彩色圆圈,太神奇了。原来化学这么有趣,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探索更多科学奥秘。”
其间,实践队队员们还走进蔡志忠美术馆,沉浸式感受蔡志忠先生漫画作品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文化意蕴,领略张永忠老师非遗剪纸艺术的独特韵味;非遗馆内,高平泥塑、刺绣、黑陶等精美展品陈列有序,队员们仔细聆听、驻足欣赏,近距离感悟非遗技艺的深厚底蕴和匠心独运;在陶艺工坊,大家在手艺老师的指导下,选土、制泥、捏塑造型、精修、上釉……指尖翻飞间,泥土化作造型各异的茶杯、摆件,传统技艺在青年手中焕发新生;农家墙壁上,队员们发挥艺术特长,挥动画笔勾勒出乡村绚丽画卷,为乡村建设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三下乡’实践不仅是青年成长的熔炉,更是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纽带。这些活动既拓宽了大学生们的视野,也为文化传承、乡村建设注入了青春智慧和力量。”山西科技学院老师陈佳乐表示,未来,学院还将深化校地合作,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引导青年学子在亲身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感受家乡变化,服务家乡发展,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之花。”(李娜 冯甘霖)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