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镇:修旧如旧 让古建“活”起来
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岁月记忆,是历史文脉的鲜活载体。为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马村镇秉持“保护第一、修旧如旧”原则,通过多元举措推进古建筑修缮保护,使其重现往昔风貌,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首批国家传统村落,大周村文物古迹众多。在大周村武家主人院修缮工程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忙着进行墙体修复、屋顶翻新等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这座典型的明清风格建筑,采用“四大八小”四合院和三合院布局,建筑群结构紧凑、相互连通。然而,受长期风雨侵蚀与自然风化影响,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构性损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扎实推进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马村镇政府积极响应我市“一个探索、三大行动”政策,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筹集资金200余万元,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此次武家主人院修缮工程严格遵循“先救命、再治病”的文物保护原则,聚焦台阶、墙体和屋顶三大核心部位开展重点修缮。工程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全面完工。
山西万唐龙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养明介绍说:“修缮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文物修缮原则,使用原工具、原工艺、原形制、原材质,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建筑的历史风貌。前段时间,还有研学团队参与到修缮工作中,团队成员中有来自国外的研学者,大家共同开展古建修复交流,在实践中领略中国古建之美,感受独特的匠心工艺。”
不远处的关帝塔,修缮工作已基本完工。这座30米高的古塔,塔身逐层递增,宝葫芦形塔顶端庄大气,窗洞交错分布,塔檐、窗口过梁、砖砌斗拱等细节精美考究。远远望去,庄严肃穆,尽显历史厚重感,成为古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大周村党支部书记田维生说:“此次关帝塔修缮工程,主要对墙体进行了修补,新修了棚板楼梯、风铃等设施,还修建了沟坡护墙,让古塔更安全也更有韵味。后续,我们将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近年来,马村镇高度重视古建筑保护工作,通过争取上级文物保护资金、引进社会资本、村民自筹等多元方式,先后修缮了大周村三皇庙、东宅村海神庙、西周村汤帝庙等一批古建筑,让文物古建融入现代生活。今年重点对大周村武家主人院和关帝塔两处古建筑展开系统性修缮保护。
马村镇宣传委员孟晓晓表示:“古建修缮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抢救,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将持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探索多方参与机制,真正把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同时,深挖古建的历史、艺术和旅游价值,打造集文物保护、研学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品牌,让历史文脉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活力。”(李娜 邢宇琛)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