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米山镇米西村:“党建+”三维赋能 推动铁佛寺从“爆红”到“长红”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18 【字体:

  曲径通幽处,寻访古建时。2024年8月,深藏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的“隐世瑰宝”铁佛寺,因《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一夜成名,开放后日客流量超1700人次。面对这一历史机遇,米西村以“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为根基,以文化创新为引擎,通过“党建+基础设施、党建+志愿服务、党建+集体经济”三维赋能,在推动铁佛寺从“爆红”到“长红”的同时,探索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治理、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党建+基础设施”蓄势筑基,解锁党群同心“共建密码”

  为高效承接、稳固流量,米西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动员村组干部、党员和村民等多方力量,谋划实施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升级工程。道路提质。对铁佛寺沿线2.2公里道路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村干部全程监督、党员和村民自发维护,确保参观道路整洁有序、导引标识清晰明了。“颜值”焕新。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栽植绿植美化2470平方米,生态绿植与整洁村貌相得益彰;村民踊跃献出老磨盘、石条、石板、瓦片等老物件,搭配精美墙绘,打造古朴“口袋”公园,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点。如厕无忧。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们协同施工队伍,风雨无阻、昼夜奋战,于去年国庆节前建成高标准公厕3处,彻底解决了游客的“后顾之忧”。这些举措,让米西实现了从“环境洼地”到“网红打卡地”的蜕变,更让到访游客感受到满满的待客诚意。

  “党建+志愿服务”聚力共管,解锁多元协同“共治密码”

  面对骤增客流,米西村党支部迅速吹响“红色集结号”,组建起多支志愿服务队,坚守参观服务一线。护航旅游秩序。支村两委干部、党员、网格员等化身“疏导员”“指挥员”,紧盯节假日、客流高峰期等关键节点,在道路入口处、临时停车场等区域轮班值守,确保客流有序分流、错峰参观。截至目前,累计组织59名村民志愿服务3800余人次。筑牢文保防线。探索“党员带文保员、党员带群众”的链式传导模式,引导党员和文保员化身文物保护“宣传员”,主动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党员李桂安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积极向村民和游客阐释文物保护理念,铁佛寺文保员孟雪珍利用农闲、晚间时段向村民们宣讲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迅速提升了全体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党建+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不仅有效应对了旅游高峰期的挑战,也增强了村民守护瑰宝、共建家园的归属感。

  “党建+集体经济”乘势突破,解锁发展成果“共享密码”

  米西村敏锐把握铁佛寺带来的机遇,积极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抢占文创“赛道”,党支部牵头,提前布局文创产业,开发出系列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吸引力的文创产品;并领办了高平市铁佛寺文创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运营模式,统一设计、生产和销售文创产品。截至8月份,已为集体创收23万元。孵化“村民讲师”,组建“村民讲解员队伍”,以乡土化讲解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其收益由村集体和讲解员共享,直接带动村民增收。激活“庭院经济”,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米西村采取统一设计门头、对接美食企业等举措,积极引导周边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带动10余户村民家门口创业、增收超30万元。这一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发展模式,让村民们深度参与文旅融合,共享发展红利,生动诠释了基层治理的“共享”真谛。

  米西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基础设施共建筑牢根基,志愿服务共治凝聚合力,集体经济共享普惠民生,成功将文化“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为国保活化利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供了鲜活样本,也开创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