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晋城动态

集思广益聚众智 齐心协力绘新篇

来源:晋城市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5-09-12 【字体:

2025年,“十四五”收官冲刺与“十五五”谋篇布局交汇的关键之年。

关键之年当谋关键之策、应有关键之为。市政协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会议精神,把开展“助力‘十五五’·委员在行动——市政协委员‘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活动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加力推进落实,动员广大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广集群智,积极献策、倾情发声,以高质量履职服务晋城“十四五”规划落实完成、“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

汇聚磅礴力量,干出新时代政协工作“新样子”

“十五五”规划,关乎全市发展大计,关系全市人民切身利益,意见建议越广泛,越有利于科学编制规划。

联系面广、包容性强,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人民政协优势所在。市政协今年年初就把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涉及的重点课题列入2025年度协商计划。5月上旬,下发了《关于开展“助力‘十五五’·委员在行动——市政协委员‘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活动的通知》,明确了活动总体原则、活动安排、具体要求等,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市政协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主席会议,专题听取活动开展情况,有力推进了活动的高效开展。

“‘十五五’规划编制是一个汇聚众智、凝聚共识的过程。广大市政协委员围绕规划编制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晋城未来5年发展‘把脉问诊’,开出‘良方’。”市政协秘书长郭明太说。

今年5月,活动伊始,便得到积极响应。市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走近界别群众,掌握一手情况,通过“智慧政协平台”提交了一批建言——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将“晋侯”高铁纳入“十五五”规划实施、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出台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及细则、推进高品质住房建设……

广大市政协委员聚焦“六大战略定位”“1+5”现代产业体系,紧扣“十件大事”,主动深入乡村田野、机关院落、企业车间、农村网格等基层一线,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提出建言共计253篇,其中,委员个人建言234篇,联名建言19篇。参与建言的委员达252人,占委员总数的79%。

为了确保建言“有温度、接地气、能落地”,市政协各专委会结合专业领域再次复核筛选,精心挑选出147篇主题突出、论据充分、建议精准的建言汇编成册,其中,经济建设类75篇,政治建设类13篇,文化建设类10篇,社会建设类42篇,生态文明建设类7篇,总字数达23.85万字。

日前,这本凝聚着委员智慧与心血的《市政协委员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汇编》已呈送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民政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认可与点赞。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冯晓伟表示:“各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梳理、逐条研究,充分吸收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中,切实转化为今后的发展举措,让我们的规划更富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人民所思所盼。”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规划建言充分汲取了人民群众智慧,也必将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合力。

锚定转型发展,培育经济量质齐升“新动能”

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吹响了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走在前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新篇章的号角。如何进一步统一思想,保持定力,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

通过日常调研、常委会会议发言、提交建言,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握好发挥固有优势和转型发展的平衡,注重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与衔接,以新化旧、循序渐进,聚焦能源转型、产业升级、适度多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彰显晋城特点、发挥比较优势的“1+5”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我市如何以煤层气为战略突破口,谱写“气”壮山河的能源革命新篇章?市政协委员王江龙呼吁抓住能源革命和产业升级契机,将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十五五”规划核心战略,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市场配置效能、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煤层气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煤层气产业示范基地,让“老家底”变成“强引擎”。

从“煤铁之乡”到“光机电之城”,“十四五”时期我市光机电产业形成了以富士康为龙头的“1+130”产业集群,近四年行业产值年均增长42%,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光彩蝶变”。市政协委员郭文忠建议,未来五年光机电产业发展应重点抓好“五个转变”——从重视量的扩张转向关注质的提升、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零组件转向整机终端、从招商转向选商、从注重硬件配套转向创优产业生态,加快打造千亿级光机电产业集群,点亮资源型城市转型新希望。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文旅康养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来抓,“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越擦越亮。市政协委员靳凤伟提出,通过做强消费升级引擎、跨界重塑旅游体验边界、革新城市运营理念,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走向纵深发展,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市政协委员王建国建议,以“一核两环两带多片”为骨架,强化空间联动,通过文化润养、运动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引育、标准引领、营销破圈、机制创新等举措,力争到2030年文旅康养综合收入突破1500亿元,带动就业50万人。

委员们一致认为,必须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重大使命,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坚持多点发力、协同推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推动适度多元发展,布局具有晋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民生关切,共绘幸福生活“新图景”

“十五五”规划对人民群众意味着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生动阐述:“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制定新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正是“十五五”规划建言的价值基点。整本建言汇编传递的是浓郁的人民情怀,贯穿始终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晋城实践的有力支撑,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市政协委员郭惠芳建议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能落地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完善和落实多孩家庭税收减免、住房优惠、教育便利等支持措施,持续降低育儿成本;加大育幼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多种模式为3岁以下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加快落实生育休假制度,建立面向全市所有育龄女性的生育保险制度,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以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减轻“养”的负担。

聚焦居家养老服务短板,市政协委员郭晚平呼吁“加强和改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议加强对服务供应商的培训和管理,进一步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服务费用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服务质量监督结合机制,让老人安享晚年。

“好房子”是百姓居之所向、心之所往。市政协委员闫晓阳提出了关于推进高品质住房建设的建议,指出要加强规划引领,优化住房布局;完善住房标准体系,提升住房品质;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功能;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购房者权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高品质住房建设,让老百姓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集众智可定良策,聚同心能成伟业。“要切实把人民群众所急所盼、所需所求转化为务实举措,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下一步,市政协将持续跟踪建言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加强统筹沟通协调,推动更多有价值的建言吸纳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中,为助力我市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走在前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新篇章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孟贵芳说。 (王英英)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