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川镇秸秆还田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本报讯(记者 李秀娟 通讯员 悦珂珂)近日,在高平市野川镇的农田里,秸秆粉碎还田机正轰鸣作业,玉米秸秆被迅速粉碎后均匀翻埋入土,既为土地注入新活力,也给种植农户带来极大便利。昔日令人困扰的秸秆,如今正成为野川镇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引擎”。
秸秆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经过自然腐熟,能够显著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大幅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秸秆还田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从根源上杜绝了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火灾隐患等问题,更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为实现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传统农业乡镇,高平市野川镇玉米种植面积达3.4万余亩,秸秆处置曾是秋收后的“老大难”——随意堆放影响村容,就地焚烧污染环境,资源浪费更显可惜。为破解这一困局,野川镇坚定走生态农业发展路径,将秸秆还田作为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推动、技术支撑与机械保障多管齐下,全力推动秸秆从“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转变。
为确保秸秆还田扎实落地,野川镇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村内广播循环播放、悬挂宣传横幅、网格员入户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秸秆焚烧的危害。同时,组建专项巡逻队,联合各村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巡查,一旦发现村民在田间有吸烟、点火等危险行为,立即进行制止,全力防范火灾事故发生,守护好农业生产安全防线。
截至目前,野川镇玉米秸秆还田进度已经过半。野川镇将持续扩大秸秆还田覆盖面,优化作业规范,加快推进剩余田块的还田任务,力争实现全域覆盖、应还尽还。同时,积极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探索饲料化、燃料化等多途径利用模式,进一步挖掘秸秆资源价值,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持续绘就绿色发展的农业新篇章。
本页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