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高平史话】周世宗柴荣高平大捷

来源:山西高平 发布时间:2019-09-25 【字体:

  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病逝,其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颇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可惜还没等他实施鸿图,北汉刘旻趁柴荣继位之初,政局不稳,便发动了攻打后周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北汉与后周的高平大战。

  高平大战发生在当年的春天,战场在高平城南面的玉井到泽州巴公一带。

  北汉主刘旻意欲图谋后周,先派遣使者到契丹请求援兵。契丹派遣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铁骑万人及诸部兵五六万人,号称十万相助。 北汉主亲自领兵三万,任命义成节度使白从晖为行军都部署,武宁节度使 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与契丹军队南下潞州。

  周世宗听说后便准备亲自率领军队抵抗,朝廷群臣特别是宰相冯道极力劝阻。世宗不听劝阻,而是在王溥鼓励下,率部出征。

  周世宗于三月十一日从大梁出发,率前军先到达怀州。三月十八日,世宗经过泽州,安营城东北。

  北汉主刘旻不知后周世宗亲征,所以在击败 潞州步骑后进围潞州,并继续领兵向南。当晚,军队驻扎在高平城南。三月十九日,北汉主率中军在巴公原摆开阵势,张元徽率军在东边,杨衮率军在西边,部众十分严整。

  这时后周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续部队尚未到达,大家心存畏惧,但周世宗意志坚定,命令白重进与侍卫马步都虞侯李重进率领左路军队在西边,樊爱能、何徽率 领右路军队在东边,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锐骑兵居中央,殿前都指挥使张 永德率领禁兵保卫世宗,世宗亲临阵前督战。

  北汉主刘旻看到后周军队人数少,后悔招来契丹军队,对众将说:“我独自用汉家军队就可破敌,何必再用契丹!今天不但可以战胜周军,而且 还可以让契丹心悦诚服。”众将都认为说得对。杨衮驱马向前观望后周军队,退下来对北汉主说:“是劲敌啊,不可轻易冒进!”这时东北风正大,北汉主扬起两颊长须说:“时机不可丧失,请你不必多言,试看我出战!”杨衮沉默不快。刘旻指挥东面军队首先推进,张元徽率领一千骑兵攻击后周右路军队。

  交战不多时,后周樊爱能、何徽带着骑兵首先逃跑,右路军队溃败, 一千多步兵脱下盔甲,向北汉投降,此举差点葬送周世宗。紧要关头,周世宗自率亲骑,临阵督战,驰阵于阵前,先犯其锋,大大鼓舞了士气。

  赵匡胤时任后周警卫将领,官职不高,但他身先士卒,快马冲向北汉前锋,连续击毙数十人,士气愈发振奋,将士们拼死战斗,无不以一当百。 高平之战,赵匡胤的勇敢与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得到了柴荣的赏识。

柴荣戎装像

  后周由败转胜之时,北汉主得知后周世宗亲临战阵,便重赏张元徽, 催促他乘胜进兵。张元徽前往攻阵,坐骑摔倒,被后周士兵所杀。张元徽是北汉有名的猛将,北汉军队因此丧失士气。此时东北风忽然转成南风,南风越刮越大,吹得北汉兵马难以攻击。后周士兵奋勇争先,越战越勇,北汉军队大败。北汉主刘旻亲自高举红旗来召集军队,还是不能制止溃败。 杨衮害怕后周军队的强大,不肯救援,而且痛恨北汉主的大话,为了保全军队而撤退。

  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领数千骑兵向南逃奔,一路抢掠自家军用物资。 周世宗派遣身边大臣以及贴身军校追赶宣命制止他们抢掠,没有人肯接受诏令。后援刘词领兵在路上遇到樊爱能等人,樊爱能等劝阻他,刘词不听,领兵继续北上。

  当时北汉主刘旻还有余部一万多人,凭借山涧(高平城南面的一条土 涧)作为障碍而布阵。接近日落时候,刘词到达,与其他军队会合,越涧进攻,北汉军队又被击败,后周军杀死王延嗣,直追到高平城里。

  当晚,北汉主刘旻在高平换上粗布衣服戴上斗笠,化装成百姓乘着契丹所赠送的黄骝骏马,率一百多骑兵从雕窠岭仓皇逃跑。夜晚迷路,俘虏村民为向导,向晋州行了一百多里,才发觉走错方向,便杀死向导,日夜向北奔逃。往往刚到一处,得到食物还未举起筷子,就有人传言后周军队追到,便又仓皇离去,一路狼狈不堪,勉强得以进入晋阳。

  第二日,周世宗在高平休整队伍,斩杀了临阵逃跑的樊爱能、何徽等, 奖励了赵匡胤等将领。战后,柴荣针对战场上新暴露出的问题,对禁军进行了大规模整编,并继续对北汉进攻。

  954年八月,太原被攻破,刘旻病死,北汉被灭。

  高平大战,改变了当时的强弱形势,使得后周一鼓作气攻下晋阳,消灭北汉,使北方基本得以统一,只留下几个盘踞在雁门关外的少数民族政权。这是一场决定性战役,其为结束长时间的多方割据,为北宋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赵匡胤在此役中崭露头角,六年之后,他建立了统一的北宋王朝,成为一代开国帝王。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