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高平婚俗探源

来源:高平市政府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1-01-20 【字体:

  时常听人自豪地说,高平的婚俗很独特,有着古老的文化遗传,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无“敝帚自珍”的味道。从中国婚礼发展的潮流上看,高平的婚俗无非是在中国传统婚礼的架构上,杂糅了一些本地的特色做法,整体是中国明清时代婚礼在一个地方的有机反映。

  人类经历了聚生群处、血族婚、对偶婚后,出现了以婚礼来规范异性结合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这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完整的“六礼”,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总体上,传统婚礼发展可分为先秦、秦汉、唐宋、明清四个阶段。先秦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即周“六礼”已具雏形;秦汉时,“六礼”并未得到规范的践行,自东汉到东晋时很多时都不依六礼成婚;唐宋时,皇亲贵族都会依“六礼”成婚,但开始出现简化倾向,暨“问名”于“纳采”,和“请期”于“纳成”,虽然概念上还是依六礼而行,实则只有“纳采”“纳吉”“纳征”和“亲迎”四礼。朱子家礼更将“纳吉”和“纳征”合为一礼,所以只有三礼;明朝初年,礼部以朱子家礼为标准制定婚礼,清朝时,汉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礼,但都拼入了成妇成婿之礼,古代六礼余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与亲迎五礼,其他士、庶人结婚都比较简单,一般依朱子家法进行。

  总体上看,古代婚礼分为三个阶段:婚前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后礼,是“成妻”“ 成妇”或“成婿”之礼。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都源自周公六礼。“六礼”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流程。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这是上古“血族婚”的遗留,起初是氏族时“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了解女方的血缘关系,以免造成同姓联姻;“纳吉”——即男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选定婚礼的日期,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一般不选三、六、十一月,“三”谐音“散”,“六”谐音“留”,恐有半世姻缘之兆;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婚姻,最初写作“昏因”。《说文·女部》曰:“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女之所因,故曰姻。”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婚姻指男女嫁娶之事,于黄昏之时男方行迎娶之礼,女方因男方而来,而成为妇人,所以称“昏因”。子时入洞房也是顺应此刻“阴阳交接”的天理,形成夫唱妇随、内外和顺的局面。高平夜晚结婚并不稀奇,各地基本都是这样,现代以后才改变。传统婚礼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其内容、程序极其繁琐,详细到提亲人的衣着都有颜色、规制的规定,究其原因,古代的婚礼主要体现“礼”,礼不是现代所理解的礼节、礼仪,而是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人是不能僭越的。先秦时婚礼尤其如此,比如:先秦婚礼不奢侈、不喧闹、不嬉戏,而是以恭谨、庄严的心来对待。《礼记·郊特牲》曰∶“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乐是阳气,阳是动散,如果举乐,便会令新娘意志动摇决散。不举乐,可使新娘深思阴静之义,以修妇道。因此,简朴、平静是古代婚礼的一个特色。《礼记·曾子问》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女儿别家而嫁,骨肉分离,父母思念难禁,无法安眠,更无心举乐;夫家因娶新妇将承接本族香火,但却将替代母亲在家中的地位,亦不免哀戚,故无心举乐。这与今日婚礼热闹、铺张的场面截然相反。

  婚礼流传到民间之后,其中“礼”的因素开始减退,更多的是“俗”,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依葫芦画瓢”,然后加入自己的理解。尤其是随着宋代以来市民文化的兴起,婚礼开始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在传统婚礼中的“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只剩下了“礼单”,如今连礼单也已消失。古代在婚礼前一日女家要到男家“安床”,在新床上铺好被褥、床单,铺上龙凤被,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这一习俗在高平民间则理解为“锁家具”——女家派人到男家,在家具把手上系红布条了事。在高平婚礼当日,媒人须提“人口馍”和喜鸡,这也是古代婚礼的衍化,古代新娘见翁姑,要献上一只煮熟的小猪,以示以媳妇之礼孝敬公婆,高平及周边则以“人口馍”代替。古代六礼都须以雁作为礼物,主要是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其飞成行、止成列,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民间得雁不易,便改成了大红公鸡。

  明清开始,传统婚礼的六礼开始加入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比如:

  “上头”——男女双方婚前举行梳头仪式,梳头婆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祝福语: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这一习俗实际上是民间的成人礼,女子及笄、男子加冠,男子不留发辫之后,女子保留了盘头及绞脸的习俗,高平演变为“开锁”,开锁也是成人礼的地方形式。新生儿满月,外婆会送来长命锁以及面蒸的羊,之后则采取“圆十三”“圆十五”“烧枷子”等方式开锁,但不少地方则是新婚当日上午由外婆、舅舅、姨夫轮流开锁,意味着新人长大成人。

  “喜宴”——喜宴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吃喜酒”已成为民间办婚礼的别称。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最主要的意义是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直到现在,高平结婚还是以办喜宴为代表,而不是领结婚证,可见其影响深远。高平的“支鼓酒席”蕴含了“钟鸣鼎食”的含义,从此,一对新人将“共牢而食”,即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古籍记载:新人先吃黍,再食肉汤,之后用手咂酱吃,如此三遍,称为“三饭”。高平的“支鼓酒席”乃至“十大碗”中,是否能循此例,把软米饭放在第一碗呢?应该是可行的。

  “合酒”——饭后用酒漱口以安食,称为“酳”。这个仪节也要三次,称为“三酳”。三酳前两次用爵,最后一次用卺,卺指对剖而成的两半葫芦瓢,葫芦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互敬互爱、亲密无间。夫妇各执一半以饮,称为合卺而饮,现在婚礼中的交杯酒习俗即由此演变而来。《礼记·昏义》曰∶“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从此夫妇一体、彼此恩爱。

  “拜堂”——此俗宋代以后开始流行,是“亲迎”环节的一部分,“拜堂”后,女方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夫妻对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闹房”——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明清以来理学盛行,男女往往新婚之日才第一次见面,难免会生疏尴尬,闹洞房其实也起到了相互了解、活跃气氛的作用,甚至还有性启蒙的意义。高平婚俗中有“偷茶杯”“送房”环节,陪同新郎接亲的同伴要在新娘家中找到一对茶杯悄悄带回来,新婚之夜夫妇用其喝水。这其实是“压箱底”的一个衍化,古代少男少女没有获得性知识的渠道,婆家往往在送嫁妆的箱底藏一对“合欢杯”,提醒新人新婚之夜喝酒使用,这种杯印有春宫图案,能帮助新婚夫妇了解夫妻之道。后世现代教育兴起,这种杯子失去存在的意义,渐渐变成偷茶杯,甚至现在到了女家,女方妈妈会郑重其事地交给新郎同伴一对茶杯带回来,早已忘掉了原本的意味。而“送房”则要抱着南瓜等边唱民俗小调边转圈,其中唱词也不乏期盼新婚夫妇出双入对、恩爱和谐的内容,而南瓜则是因其腹内多籽,希望新娘 “早生贵子、瓜瓞连绵”。

  总体上看,各个阶段的婚礼在六礼的基础上,变动杂糅很多,各具特色;亲迎前的五礼逐步简化,亲迎则成为众人关注的重头戏。高平民初以来婚俗,主要有以下内容:铺床——男家长辈请“全乎人”在婚床上铺好龙凤被,撒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喜果,同时要找一对童男童女在床上滚一圈,叫“滚床”,寓意新人早生贵子;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乐队到场,男家开锁;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女家借用男家乐队开锁,找红鞋,中午吃面,下午摆“喜宴”,请女婿,黄昏时,新娘上轿;起轿——乐队打头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颠轿——意在增加喜庆气氛,缓解新娘的紧张情绪,同时获得沿途人们的祝福;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跨火盆——火为至阳,可以挡煞,保佑日子红红火火;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拜堂——相当于古典版的证婚仪式;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秤杆象征新娘处事有分寸,也有公平对待之意。盖头出现较迟,秦汉时则为新娘许嫁时系上的缨带;排宴——吃“支鼓酒席”,对很多平民来讲,在婚宴上做首席是一生至高的荣耀;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敬茶改口——古礼为新婚次日拜见公婆,今提前,改称对方父母为“爸妈”;入洞房——新人洞房花烛,则标志着婚礼达到高潮。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习俗适应时代的发展都在做出调整,比如为了留下婚礼的视频资料,婚礼改在了下午,这样拍摄光线才好,等等。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每个时代都会有符合自身需要的文化,特别是在这个文化快速融合发展的时代。文化自信不是回到古代,而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出符合时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无论婚礼怎么变化,只要体现出敬畏生命、感恩孝老、男女平等、恩爱和谐的内核,它就会具有无穷的生命力。(申小锋)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