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晋城市革命遗址通览——高平篇(二)

来源:史志晋城 发布时间:2021-04-08 【字体: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遗址有的也称旧址、旧居、故居、史迹、遗存、胜迹等等。它们包括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等,也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内容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等纪念设施,以及能够反映革命时期党的重要历史活动、进程、思想、文化的各种遗迹等。

  晋城市作为革命老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为了让这些珍贵的革命资料在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2010年晋城市由市委统一组织,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市财政局、文化广电出版局、民政局、建设局、文物与旅游局联合对全市范围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遗址开展了全面认真细致的普查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今天刊发的是中共高平县临时工委暨高平县牺盟会遗址、高平县牺盟游击队旧址、中共高平县委驻地旧址、中共高平(地下)县委遗址、中共高平(秘密)县工委旧址、中共高平县委驻地(陈山村)旧址。——题记

  中共高平县临时工委暨高平县牺盟会遗址

  中共高平县临时工委暨高平县牺盟会遗址位于高平市长平西街财政局西侧。

  1937年8月,在王静波、张子廉共同努力下,牺盟高平县分会在县城城隍庙正式成立,县牺盟会设组织、宣传、总务等机构。王静波任县牺盟会特派员,张子廉任县牺盟会秘书。隶属晋城牺盟中心区领导。县牺盟会成立后, 大力发展牺盟会员,建立区、村牺盟会组织。到1938 年 7 月,全县共建立区牺盟会组织 5 个,村牺盟会支部 280 个,会员近 3 万人。各区设有区牺盟会特派员,村设有牺盟会秘书。牺盟会这一特殊形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的普遍建立和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为高平县级党组织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1937年10月,中共晋城中心县委书记刘尚之委派孟松涛为高平县委书记,负责恢复和建立高平党组织工作。并通过晋城牺盟中心区派孟松涛担任高平牺盟特派员,协助王静波开展抗日工作。11 月,中共晋城中心县委撤销,孟松涛到长治特委请示汇报高平建党工作后,在县牺盟会中成立中共高平县小组。12 月,王静波接管党的工作后,根据中共长治特委指示,在县城城隍庙组建中共高平县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高平县工委)。王静波为工委负责人,张子廉、高化儒等人为工委委员。各工委成员的组织关系仅与王静波单线联系,都以牺盟会或牺盟游击队的公开身份,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县、区、村牺盟会组织,并以牺盟会合法组织作掩护,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建立抗日武装,在全县掀起抗日救亡热潮。1945 年 8 月,高平解放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领导全县人民进行革命和生产,中共高平县委从瓦窑头村迁回城内办公。县委机关先住城隍庙,后住南关所街张家院、李家院和杨家院。城隍庙遗址处现为长平西街和粮食局用房及民宅。


遗址处建成的粮食局办公用房


箭头村营盘大门

  高平县牺盟游击队旧址

  高平县牺盟游击队旧址位于高平市寺庄镇箭头村营盘。

  1937年9月,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王静波根据山西牺盟总会关于以极快速度把全省各县人民武装起来的指示,在县城城隍庙组建了高平县牺盟游击队。起初,有游击队员 10 余人,由张子廉具体负责,王静波任政治教员和军事教员。10 月,晋冀游击队总部派高化儒(又名高体乾)到高平任牺盟游击队长,张子廉任指导员。这时游击队队员发展到 60 余人。同月,山西牺盟总会和动委会总部派白晨曦和陈曼迪来高平整顿和发展县自卫队,并在县城火神庙成立了高平县人民武装抗日自卫总队。白晨曦任总队长,陈曼迪任副总队长。县自卫总队下辖各区自卫队和各编村自卫队,共 300 余人。11 月,根据上级要扩大武装的指示,以适应战争形势,县自卫总队到基层去发动和组织青年农民参加县自卫队。不久,在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势下,县自卫总队和县牺盟游击队统一迁往箭头村营盘,挑选干部进行军政训练。训练后,整编为高平县人民武装抗日自卫总队。总队长仍由白晨曦担任,副总队长仍由陈曼迪担任,张述正任指导员。下辖四个中队,其中第四中队由牺盟游击队单编。1938 年初,中共高平县临时工委决定在牺盟游击队建立党的秘密支部,刘文山(又名申祖佑)任支部书记,加强了党对这支武装的领导。此时,队员很快发展到 200 余人,下设三个排。一排长为张福林,二排长为牛金海,三排长为郭庚申。牺盟游击队成立后,在推动全县执行合理负担和减租减息、惩治贪官劣绅、铲除汉奸、为部队补充兵员、配合正规部队作战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高平党组织掌握的第一支群众性的抗日武装力量。1938 年 12 月,高平首次在箭头营盘召开抗战干部千人大会。全县党、政、军、各抗日救亡团体负责人,各区及编村代表共 1000 余人参加了大会。会场上张贴红绿纸写的醒目标语。会议由县长薄怀奇(共产党员)主持,县委书记姬德明讲了话,各区代表发了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全县各救亡团体要团结、组织、发动全县各阶层人士投入到抗日运动中去,要搞好各项生产活动,改善人民生活,多打粮食,支援抗日战争。箭头村营盘是阎锡山在高平驻军的旧营盘。1959 年晋东南地区在此设立晋东南荣复军人精神病院。1961 年改设为晋东南荣军疗养院。1985 年市管县体制改革后,变更为晋城市荣军疗养院。2000 年 7 月,晋城市荣军疗养院整体搬迁晋城。现为晋城市荣军疗养院旧址。


箭头村营盘院内


高平县牺盟游击队旧址

  中共高平县委驻地旧址

  中共高平县委驻地旧址位于高平市陈区镇浩庄村石方庙、东城办事处城东村青石圪洞凌公馆、北城办事处城北村桥儿上程公馆。

  1938 年 4 月底 5 月初,高平县牺盟游击队在陵川平城镇进行短期整训期间,中共太南特委鉴于高平党组织破坏情况,决定成立中共高平县委,任命未暴露党员身份的姬德明为县委书记,夏涛(河北省蔚县人)为组织部长,并从原县牺盟游击队中抽调部分同志留地方工作。不久,县委以八路军高平县民运工作团的名义返回高平,开展群众工作。随县委一起活动的还有部分武装人员共百余人,对外统称八路军民运工作团。姬德明为团长。县委返回高平后,一部分住浩庄石方庙,另一部分住城内凌公馆、程公馆等地方。7 月间,组织部长调为许少林(字万青,河南偃师县人)、宣传部长改为夏涛。9 月,夏涛调离。11 月,纪云(女,山西河津县城西人)任组织部长,许少林改任宣传部长。以后县委逐渐增设了青委、妇委等工作部门,加强了县委的集体领导。石方庙现为闲置库房。凌公馆、程公馆旧址现都为民居,房屋框架基本保存完整。


陈区镇浩庄村石方庙


东城办城东村凌公馆


北城办城北村程公馆

  中共高平(地下)县委遗址

  中共高平(地下)县委遗址位于高平市河西镇梅叶庄村。

  1940年2月,董寨会议之后,中共高平县委书记姬德明奉命带领各级机关干部和已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抗日积极分子1000 余人,随太南区党委和八路军 344 旅某部向北转移到平顺境内,高平县委随之撤销。随后,国民党中央军第 27 军,阎军独八旅,乘机进占高平。加上高平土匪姬镇魁势力也在县境东部活动起来。高平党组织遭受重大挫折。中共太南地委鉴于高平形势日渐恶化的局面,为了做好留下党员的隐蔽工作,保证党组织与党员的秘密联系,坚持长期隐蔽斗争,做好敌战区的革命工作,决定成立中共高平(地下)县委,岳宗泰任县委书记,吴朝训任组织部长,朱四光任宣传部长。县委成员以在碗窑上做工、小商贩、算卦先生等职业为掩护,分散隐蔽在梅叶庄等地,展开秘密活动。但由于环境急剧恶化,形势异常险恶,工作极难开展,仅与少部分党员和组织接上了关系。同年5月,岳宗泰巧扮卖碗的,离开高平,辗转回到太南区党委汇报工作。不久,太南区党委根据当时的形势变化,重新调整各县领导成员,将岳宗泰调离高平,其他县委成员也先后撤出高平。中共高平(地下)县委随之撤销。中共高平(地下)县委梅叶庄碗窑遗址现为耕地。



梅叶庄碗窑(历史图片)


梅叶庄碗窑遗迹

  中共高平(秘密)县工委旧址

  中共高平(秘密)县工委旧址位于高平市北城办事处王降村。

  1940 年9月,为了恢复和发展高平县党的活动,中共晋豫(太南)第六地委决定成立中共高平县工委。任命侯景域为工委书记,悦子文为组织部长,王义勇为宣传部长。侯景域化名王保孩与悦万昌合伙在王降村办起小店铺作为秘密联络点(也称交通站),并自任店铺掌柜,经常以外出办货为名开展党的秘密工作。这个秘密交通站,对党领导地下斗争起了重要作用。同年9月至12月,中共高平(秘密)县工委根据六地委关于“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斗争策略,努力在严峻局势中,坚持斗争,恢复党组织活动。县工委选择政治上最可靠的党员干部,担任政治交通员,秘密进行联系,逐步建立了四条秘密联络线。第一条为西线,以悦子文为主,负责野川、杜寨、原村、董峰到沁水等地的联络工作。第二条为南线,以王家瑞为主,负责梨园、瓦窑头、河西、悬南等地的联络工作。第三条为东线,以王培贞为主,负责陈区、建宁、北诗等地的联络工作。第四条为地委交通线,由王保孩负责,每月到平顺一趟,向地委汇报敌人活动情况并带回上级指示。同年底,县工委与两个基层党支部、两个党小组 60多名隐蔽下来的党员接通了关系。对党员进行了个别谈话,加强思想教育,使隐蔽下来的党员克服畏难情绪,坚定抗日斗争的信念。1941年11月,中共高平县工委归属中共太岳第四地委。1942 年2月,县工委书记侯景域和王降小店铺同时引起了姬镇魁“西区办事处”的注意,并指派特务牛海昌暗中监视“王掌柜”的行动。中共太岳区党委根据汇报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命令侯景域撤出王降村,撤销县工委。随后,侯景域调任新成立的中共高平县委副书记,县工委其他成员也都安排到中共高平县委和高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王降小店铺旧址损毁严重,现仅存残墙断壁。


中共高平(秘密)县工委旧址

  中共高平县委驻地(陈山村)旧址

  中共高平县委驻地(陈山村)旧址位于高平市原村乡陈山村汤王庙。

  1941年8月,太岳部队南下开辟岳南区。在帮助地方建党建政时,于是年11月,太岳四地委决定建立中共高平县委,任命姬德明为高平县委书记。县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和秘书一职,其领导干部一时未能配齐,只配了秘书张文斌,以后才陆续配齐。县委对外称民运工作队(又称民运科),以民运工作队为掩护,在太岳南进支队组成的武装工作队的护卫下,依托士敏县向高平县西部地区发展。由于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频繁“扫荡”封锁,以白晋公路为界把高平分割为东西两个地区。中共高平县委主要活动在白晋公路以西的广大地区。1942年3月,为了扩大根据地,推进抗日工作的开展,高平县武工队配合八路军386 旅16 团,首先围困西珏山日伪据点,然后派出武装奔袭,将西珏山日伪据点拔掉。至此,高平根据地推进到模凹、南圪脑、圪台、常庄等地。高平县委、抗日县政府和区公所才正式进入高平境内,县委驻地为陈山村汤王庙。在陈山、坛山、模凹、圪台等村建立了抗日村政权,初步形成了以模凹、圪台、陈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自此,中共高平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这一带领导、指挥全县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高平县委旧址陈山村汤王庙疏于管理和保护,一度荒芜废弃。2005 年,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高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革命遗址保护工作,要求原村乡党委政府对抗日县委旧址加强保护恢复原貌。原村乡党委政府投资13万元,把旧址修复一新。并开发挖掘旧址史料,建起了“中共高平县委旧址”纪念馆。当年就对外开放使用。中共高平县委旧址,内设县委书记姬德明办公旧址、会议室旧址、展品陈列室、三区区长孟庆怀办公旧址、简易兵器加工厂等,并制作有相关简介版面,收集陈列有部分抗战时期的物品。修复后的高平县委旧址红墙青瓦,庄严典雅,记载了高平抗战时期波澜壮阔、刻骨铭记的岁月,传承了一种穿越历史、辉映未来的精神。它与相邻的窑则头村“陆军第十七师抗日烈士纪念碑”连成一条红色旅游线。2007 年,中共高平县委驻地(陈山村)旧址被晋城市委、市政府确立为晋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山村汤王庙大门


陈山村汤王庙内景


中共高平县委办公旧址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