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太行茶道十三驿:长平战场长平驿

来源:太行日报 发布时间:2022-02-19 【字体:

  长平古战场,就像是一首凝固在北方大地上的诗,拥有着摄人心魄的沧桑与悠远。它神秘的意韵,令人经久回味,也令人沉思流连。古战场上苍老神秘的驿站,既有过引人注目的繁华,也有过被人遗忘的落寞。现如今却有不少探访者前来,希图打开它尘封了2200年的历史,寻觅其谜一般的往昔。

长平村古街道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因秦赵两国在韩国的长平展开决战而得名。

  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结局最为惨烈的战争。说它“持续最久”,是这场战争从始到终打了三年;说它“规模最大”,一是兵力最多,双方出动兵力有近百万之众,二是地域广,战争的核心地区,就在以长平为中心的丹河两岸,南北长约六十余里,东西宽约二十余里的广漠旷野。说它“最为惨烈”,是说秦将白起,一次性地坑杀了40万已经投降的赵卒,一时间丹河岸边尸骨成山,血可飘橹。几千年来让人唏嘘不已,怆然泪下。

  关于这场战争,已有太多的记载和评说,这里不再赘述。郦道元的《水经·沁水注》载:“(长平)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里许……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也就是说,郦道元所处的公元6世纪北魏时代,长平战争的遗迹尚存。直到现今,永禄村“后沟”仍保存有掩埋赵军的尸骨坑遗址。尸骸森森,令人触目惊心。但年代太久了,残存的遗迹毕竟有限,而高平市的许多村名,却与这场战役不无关系。如“高平关”“箭头”“赵庄”“围城”“米山”“韩王山”“企(弃)甲院”“石门”“谷口”“秦城”“康营”……铭刻在历史上的记忆,就是这样,以地名相传至今。还留下了一种传统名吃烧豆腐,这本是供赵军伤兵食用的烘烤豆腐,老百姓却叫它为“白起肉”。足见世代高平百姓对惨绝人寰的秦将白起的无比憎恨之情。

  实在说,笔者对这场战争的考证是粗枝大叶的。记得十年前我们的一次高平采访,就曾去过谷口村,那里有一座规模不大却颇为有名的骷髅庙,主祀的是骷髅王赵括夫妇。

  那次采访,办完正事后,天近黄昏。暮色的秋野里,弥漫着一片浓重的雾岚。路过骷髅庙时,领路的老同志说,天快黑了,改日再来吧。就这样与这座悲苦凄凉的古庙擦肩而过。

  后来笔者得到的一则《重修骷髅庙记》碑文云:“高平城西五里,有地名‘杀谷’,乃长平之役秦将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处。唐明皇幸潞,见头颅似山,骸骨成丘,触目惊心,敕有司理之。鸠工建庙,颜其额曰‘骷髅庙’,易其谷曰‘省冤谷’……”。现存的骷髅庙为清代所建。

  后人抒写长平古战场的诗可谓多矣!如唐代高僧大愚公的《长平吊古》:“长平埋碧血,千古思悠悠。哀壑青磷出,雄风浊水流。”唐人胡曾的《长平》:“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等等。

  这些诗中最著名的,当数唐代诗人李贺的《长平箭头歌》: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簳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

  天才的诗人李贺,求仕不顺,曾在潞州(今长治市)作过三年的幕僚。当他去潞州途中经过长平时,捡到了一枚铜箭头,立刻想到了那场战争。顿时云彩幻化作战旗,风啸变作阵亡鬼魂的哀鸣。诗中的“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就写到了长平驿,他分明看到了驿站东面荒草掩蔽的当年的军堡。

  写长平驿的诗同样很多。如宋代梁镗的《留题长平驿》:“日暮悲风噎丹水,夜深寒月照头颅。快心千载杜邮剑,人所诛亦鬼所诛。”后两句自然是骂白起的,白起战功赫赫,而性格酷暴,杀人如麻,终被秦昭王赐杀于杜邮(在今陕西咸阳市东)。还有清人张为基的《长平驿》:“斜阳古驿鸣残垒,秋草荒原隐断戈。独有丹川呜咽水,夜深磷火照寒波”等等。

  长平驿在何地,就在今高平市寺庄镇长平村。长平为战国古城,汉代称长平亭,明清为长平驿。遗址在今为长平小学校内,学校大门洞上还保留有明代驿站门额的石刻“长平驿”字迹,其背面有砖刻“吊古场”字样,借以凭吊罹难的赵国将士。据说早年间这里还立有许多题诗碑,可惜这些石碑已不知去向。

  往日的太行古道,穿村过寨一般都是沿着街道走的,长平驿当也如此。但不知从何时起,修公路通过长平,街道就移到了村西的公路两边。也就是说,原先的“官道”在村东。

  我们徜徉在村东长长的老街,村里有关帝庙、汤王庙。街道路面已“水泥化”了。南门的门楼建得富丽堂皇,显然是新修的。北门的门楼虽早已倒塌,所幸保存着城门下的基石和一段砂石老路,还有旁边的一截高3.5米、长6.4米的夯土城墙。北门之外,一条狭窄的小路,仍被人称作“官道”。两边的庄稼地,仍被人称作“官道东地”“官道西地”……

长平驿残存的拴马桩

  往事悠悠。在一些古驿站的历史中,在某个时间的节点上,或许是历代的战争时期,或许在虽无战争却平而不和的日子里,它才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这般模样。也就是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有许多历史的未解之谜。而我们现在要寻找或还原它们过去的模样,也许是徒劳的,留住它现在的样子就足够了人拥有的可能只有当下,只有通过当下,才能拥有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长平村一带是高平著名的梨乡。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公路,大体沿袭着过去的官道,就修在古老的驿道上,长平是晋(城)长(治)老旧公路的必经之地。路边是波光粼粼的丹河,春天时节,桃花红,梨花白,装点出一路旖旎秀色。

明嘉靖二十年的门匾

  那时的长平驿遗址,留存的文物恐怕会更多一些吧。而多年来,对于文物的保护,有人在大声疾呼,也有人在找出多种理由大肆毁坏,许多文物就在这空喊的“保护”声中灰飞烟灭,怎不叫人徒唤奈何。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