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一代廉吏毕振姬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3-09-15 【字体:

  清朝二品高官毕振姬居官清廉,一尘不染,被百姓称为“一代廉吏”,“有官僧”,刑部尚书魏象枢称其“清操绝世,才略过人”,吏部侍郎刘楗赞其“清正廉明”。

  毕振姬(1612—1681),字亮四,号王孙,出生于高平市寺庄镇东德义村一个“累世农夫”的贫困家庭,后迁居伯方村。毕振姬8岁时入古庙私塾读书,由于家贫,常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且“自炊自汲”。但毕振姬好像天生就是一块读书料,吃不饱、穿不暖也不影响其昼夜攻读。自备不起油灯,他就在庙堂神灯家借读。夜深人静时,野外的风声、雨声、狗吠、狐鸣、狼嚎等完全入侵不了他读书的时间,累了就和衣而眠,饿了就喝口水充饥,靠坚强的毅力和意志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子。毕振姬学业未成时,家中遭到巨大变故,其父在贫病交加中撒手人寰,他不得不辍学谋生,并赡养母亲及长辈。毕振姬决定外出当长工或打短工,先后在山西蒲坂、河南怀庆一带给人种田、喂养牲畜、在店铺当活计。繁重的体力活并没有冲淡毕振姬读书的欲望,贫穷也没有压垮毕振姬求知识学本领的梦想。他在劳作之余,挤时间、抢速度先后拜山东的王汉、河南的李政俢为师,系统学习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八股文等,终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考中山西乡试第一名“解元”。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顺治四年(1647)任平阳府教授。

  毕振姬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而立之年学有所成,步入仕途,历任国子监助教、主事、刑部员外郎、济南参议道员、广西按察使、湖广布政使等职,但是,不管他到何地任职,不管官做了多大,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始终不敢忘记老百姓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始终牢记当官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始终担当着为民做主的历史使命。

  毕振姬一生为官清廉,甘居淡泊,以“清德”著称。任平阳府教授时,住在残破的危楼中,与书为伴,与鹤雀为伴,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老百姓,自觉践行“清德”。在任国子监助教、刑部主事、员外郎期间,每日出入朝政参与朝事,多次奏请清廷轻徭薄赋,让民休养生息,并带头反对贪官污吏,反对“竭泽而渔”的“苛政”。他克勤克俭,常于朝事之暇,退居陋室,“坐卧黄埃黑灶、瓦灯布被中,伏读不休”。他的收入除了微薄的俸禄还是俸禄,再无他途。他从不伸手索贿,也没有人敢向他行贿。他无力在外买田置地,只能让家人在原籍种薄田住瓦房,过普通农民的生活。

  毕振姬是清政府第一次科举考试的进士,深受清廷器重,每每委以重任。他也以“清廉、公正”赢得了“重任”,赢得了同僚的尊重,赢得了百姓的爱戴。顺治十年(1653),毕振姬任山东济南参议道时,因为清朝尚未统一全国,战争仍在湖南、广西、浙江、福建一带进行,山东便成为清军在前线的粮草军饷供应基地。但是,山东一带连年大旱,百姓无力承担前方动辄几十万两的白银。于是,不少流民盘踞山谷,准备铤而走险。毕振姬得到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奔走300多里,安置赈抚灾民7000余人,还想尽办法紧急筹集军需白银数十万两送往前线。毕振姬的举措既保护了群众,又保障了朝廷急需。

  清顺治十四年(1657),毕振姬调任广东兵备驿传水利道。他到任后,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地方官员趁清朝以战统一全国之机,给百姓不断加派加征各种杂税杂费,甚至私派折价。这碰触了毕振姬的逆鳞,于是,他针对这些不法行为,立即整顿吏治,凡违法者一律绳之以法,扼制了乱派乱征、假公肥私的乱象。仅10个月时间,广东累计“减船数百、减费七万六千余”,百姓称毕振姬“毕清天”,“毕清官”。

  清顺治十六年(1659),毕振姬升任广西按察使后,不分昼夜亲自审理多年的积案,平反冤案70余起,迅速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一时间,广西政通人和,毕振姬不贪不腐、爱民亲民的事迹传为佳话,并得到经略洪承畴的赏识。经洪承畴的举荐,毕振姬转任为湖广布政使。到职以后,他深入群众,解决了一些群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但是,由于明代留下的一些官场腐败积重难返,并仍在肆虐,特别是他无力撼动上司,严重伤害了初心,便托词病重,辞官回乡。毕振姬回乡时,带了一驴一书童。书童牵驴,驴驮着两驼架书,别无他物。湖广地界的一些山贼得知毕振姬的必经之路后,便设下埋伏,准备大肆抢劫一番,发一笔横财。山贼认为,毕振姬乃朝廷命官,又是封疆大吏,一定是带了很多随行人马和金银财宝。所以,山贼做足了打斗抢劫的准备。可是,埋伏的山贼等了几天也没等到这个场面,只是在埋伏期间看到了一个貌不惊人的老头和一驴一书童路过。山贼没有想到二品高官如此低调,如此清廉,经反复证实确定走过去的是刚刚卸任的湖广布政使时,山贼傻眼了,山贼第一次知道了世上还真有这么清廉的大官,还第一次宣传开了毕振姬的清廉事迹。

  毕振姬辞官回乡后,每天只干三件事:一是办学育人,教授弟子;二是读书,著书,立德立说;三是躬耕垄亩,养家糊口。这三件事倾尽了毕振姬的后半生精力,他教授的牛兆捷、牛兆鼎等人满腹诗书,为栋梁之才。他编著的《西北之文》,哲理丰富,内涵深刻,流芳千古。他耕田种地,一副农夫模样,不知者谁也不会当他是身居高官、学富五车的巨人,就是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登门拜访他时也未第一眼认出。陈廷敬看到毕振姬喂养的耕畜和鸡、猪后,更是惊讶毕振姬的清廉、勤俭和勤奋。

  清康熙十七年(1678),诏举博学鸿儒,毕振姬被特诏回京,但他已无意仕途,多次以老病辞官回乡。次年,毕振姬又被朝中重臣以清廉保举重返朝中,可毕振姬又一次以老病拒绝相辞。这一次后,毕振姬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德孝勤俭、耕读传家的毕氏家训,曰:

  吾自染沉疴,身体每况愈下。神思恍惚间,自觉如风烛摇曳,时日无多。每静卧床榻回思此生,悟得关乎人生最紧要者以下三款,须当警示儿孙,务必照此奉行,不可等闲视之。

  首款曰勉学

  勉学者奋发上进,勉力求学,人生第一要务也:凡我毕氏儿孙皆应于蒙童之始涉世之前,先求学问以期受用终生,既学也,必如巨鲸之吞海,广采而博闻。亦不可轻忽懈怠以误终身。

  次款曰勤俭

  勤俭者勤以耕作俭以持家。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须知非勤无以救贫,非俭无以续远,此开源节流之计也。俗言“年年防旱”者,意即丰不忘歉、未雨绸缪、省食俭用、细水长流、常备而能无患者也。

  再款曰向善

  以人为善广结善缘,以善修身以善养德,善莫大焉。老夫为官十任,不阿权贵不贪财贿,时刻以国计民生为念;归乡后悉理民事如在官衙,如此任劳任怨者,皆为此“向善”二字之故也。

  此三款,老夫以为乃人生在世修身立业之根本也。望后世儿孙均能谨记而慎行,则吾门吾族可望流长继远,长兴而不衰也。

  清康熙二十年(1681),一代廉吏毕振姬在家中病逝,尊其遗嘱不志不铭,葬于东德义村毕氏祖坟。毕振姬过世后,士大夫皆泣,私谥曰:“坚毅”。(文战胜)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