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千年纸韵,匠心永续

来源:红果头条 发布时间:2025-04-11 【字体:

  在高平的永禄村,有一种纸,承载着千年时光的重量。它诞生于汉代,比蔡伦造纸术早百余年,被誉为“活着的文明”纸中之王——这便是永禄桑皮纸。

  漫山的桑树、哗哗的河水,还有晒得发白的土墙,都是这门手艺的老伙伴。

  做一张桑皮纸,要整整72道工序。采桑、剥皮、蒸煮、捶打……光煮桑皮就得“三蒸三煮”,把硬邦邦的树皮煮得软乎乎;捶打更是个力气活,一锤一锤把树皮砸成棉絮似的纤维。最绝的是“捞纸”——竹帘往纸浆里一抄,轻轻一晃,白花花的纸就显形了,像变魔术一样!

  72道工序,365天守候,老祖宗说“一张好纸能存千年”。

  桑皮纸的好,藏在骨子里。它比普通宣纸更坚韧,拉力足,你使劲扯都难撕破。

  桑皮纸技艺传承人王志宁说:“桑皮纸的根,扎在咱永禄村的泥土里。老祖宗用桑树皮造出的纸,曾进贡朝廷、印钞抗敌,连故宫修复古画都离不开它。”

  它还有个“温柔”的本事——吸墨稳、留色久,画家笔下的山水,十年八年颜色还鲜亮亮的。更绝的是,桑皮纸天然含着桑树的碱性,虫不蛀、霉不侵,难怪老辈人说:“好纸能替人守着光阴。”

  在这个什么都能“快”的时代,总有些东西要“慢”下来。桑皮纸的每一道褶皱里,藏着老辈人的汗水;每一根纤维里,牵着咱们和过去的联系。它是太行山上的老手艺,也是咱们晋城人的传家宝。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