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 靓底色 我市高质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坚持“改水、改厕、改污”一体化治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擦亮美丽乡村生态底色。目前,农村污水治理管网工程已全部完工,污水处理厂站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积极推进中,预计10月中旬大部分处理站基本达到试运行条件。
来到北城街街道许庄村的污水处理站建设现场,只见微生态处理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挖掘机、推土机交叉作业,工人师傅配合机械进行挡墙修建,忙碌而有序。“许庄村共修建两个污水处理站,涉及农户329户,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0立方米。为加快施工进度,我们增派人手、倒排工期、加压奋进,3天内可完成挡墙修建任务,预计10月中旬试运行。”该项目现场负责人马新介绍道。
在三甲镇槐树庄村,污水处理站已基本完工,微生态滤床上整齐的种着兼具吸附、美观功能的绿色景观植物,郁郁葱葱。高平工区负责人党燕涛介绍说:“该处理站占地1000平方米,日处理污水能力20立方米,采用微生态处理工艺,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作用来实现水质净化。处理站建有生物膜反应器、中水池、微生态滤床、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配套设备及管理用房。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下一步将进行绿化、配电等收尾工作。”
晋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是晋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的“三带一工程”之一,其中,涉及我市北城街街道、南城街街道、三甲镇、寺庄镇、神农镇、河西镇、陈区镇、米山镇、马村镇、野川镇、原村乡11个乡镇77个村,总投资4.17亿元,共新建污水处理站49座(其中AAO工艺16座,微生态工艺33座),设计规模3020m³/d(其中AAO工艺1060m³/d,微生态工艺1960m³/d),净化槽227个(规模739m³),污水管网建设总长度约471公里,其中主管网总长约361公里,接户管总长约110公里。截至目前,污水管网已全部完工;污水处理站AAO工艺主要构筑物、工艺管道及厂区回填已基本完成,剩余设备间、内部工艺设备等附属设施等均在有条不紊推进中;微生态工艺主要构筑物已基本完成,剩余20座滤床及内部工艺设备也在按计划分批安装。
“污水治理是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惠民工程。为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我们积极探索污水处理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原则,结合各村的位置和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确定了3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党燕涛表示,接下来,我们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步伐,确保项目尽快完工投入运行,同时落实好“三分建设、七分管护”工作理念,实现长效治理、长效保护,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李娜 郭少宇)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