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焦点图

神农镇:文明之光映古镇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25 【字体:

  把暖心的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精彩的“文化大餐”让村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古镇“颜值”“气质”得到显著提升……文明润神农,入目皆新景。这些变化源于乡村价值的涅槃觉醒,以及乡土社会的文明跃迁。近年来,神农镇突出政治站位,充分整合资源,聚焦群众需求,丰富活动形式,着力激活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神经末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颗颗文明实践的“种子”在神农镇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谱写了一曲“同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建古镇美好家园”的时代交响。

  整合阵地资源,开辟文明实践新平台

  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占地200余平方米,整合镇综合文化站、市委党校分校、图书馆分馆等资源,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切实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为新时代思想的传播地、文明新风尚的启蒙地、传统文化的弘扬地、学习教育的新课堂。实践所按照“3+5+N”布局,即:三个一,一个文明实践大厅、一个神农大讲堂、一个志愿服务点位;五平台,文明风尚平台、志愿先锋平台、平安建设平台、人文关怀平台、理论政策宣讲平台;文化活动室、科普宣讲室、健身活动室等N个文明实践特色功能室。同时以公共文化设施、窗口单位为重点,分别构建以音乐广场、团西电影院、中庙书院为中心的3个“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和集教育、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动机”“孵化器”。

  深化队伍建设,激活文明实践新动能

  广泛凝聚文明力量,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体为主体,织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格。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为双队长的志愿服务分队,紧扣乡村振兴、政务服务改革、基层社会治理等党委政府重点任务,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群众最现实关切的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人数达5000余人次,人均服务时长达30个小时。成立七彩志愿服务队,以群众为主体,整合各类人才资源,紧紧围绕文明劝导、理论宣讲、矛盾纠纷调解、森林防灭火、环境保护、法治宣传、关心关爱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发放文明倡议书、市民公约等宣传资料2万余份。成立“融炎荟”特色志愿服务小分队,组建了“炎·学队、炎·读队、炎·新队、炎·心队”四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宣讲时长达100小时,受众超过1万人次。在镇域内开展重大活动、社会治理、义务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文艺惠民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次。

  开展主题活动,助力文明实践新风尚

  将文明实践工作与理论武装、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文明实践内涵,厚植新时代的幸福底色。坚持把文明创评作为重要载体,结合文明新风积分兑换,深化开展“神农好人”“最美志愿者”“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评定“好婆婆好媳妇”20个,“五星级”文明户5000余户,评选出镇级“最美家庭”32户,创建“最美庭院”100余户,800余人次享受文明新风积分兑换奖励。开展移风易俗,督促全镇所有村根据自身实际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并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建立善行义举登记制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初步形成。深化“我们的节日”,组建文化惠民服务小分队,编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利用重大节庆开展演出活动300余场。

  强化品牌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

  在发挥炎帝陵和羊头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聚优势的同时,神农镇精心设计项目、精准服务群众,讲好神农故事,赓续爱国基因,打响“融炎荟”文化志愿服务品牌。“融炎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立足丰富的炎帝文化资源,依托五老成员、青年群体和“红领巾”三个不同力量,提炼“群英荟集 聚爱传承”品牌内涵,从文化保护、公益爱护和爱心呵护等方面赋予品牌活力,将文化志愿服务和公益志愿服务紧密结合,开展传文明、暖公益、荟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其中老年群体开展“文化乡贤”“神农大讲堂”活动,编撰《炎帝在神农》系列书籍;中青年文艺志愿者助力历届“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并参与景点讲解、服务等工作。红领巾讲解员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开设的“小导游班”,深度了解炎帝文化,在关键时刻担任小导游,并定期到炎帝陵开展研学祭祖活动。“融炎荟”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如同一个广角镜,折射出“关键少数”对炎帝文化的如数家珍,照见出普通群众对炎帝精神的文化认同,激励更多志愿者践行炎帝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