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平好人】敬业奉献
邵燕青,男,41岁,高平市河西镇河西村人
邵燕青自筹资金开办建材门市部,诚信经营、服务热情、物美价廉,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自加入高平市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以来,他积极参与扶贫助困,参与“三献三救”应急知识普及宣传,每次活动总是走在最前、忙在其中、回在最晚。每年的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每周一和周三的义务献血日,他都在咨询台和献血、器官捐献登记点向咨询者讲解、答疑,消除捐献者的疑虑,引导市民填写信息,常规体检、抽取血样、分型检验,乐此不疲,共服务群众万余人。2016年,邵燕青因表现突出,担任了高平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专职秘书长,2017年被评为“晋城市第一届最美红十字志愿者”,2018年被晋城市红十字协会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
秦慧梅,女,中共党员,46岁,高平市北诗镇秦家庄村人
秦慧梅现任秦家庄村委会班子成员,在村里工作12年来,不论是妇女主任,还是计划生育信息员,不论是份内工作,还是临时分配的任务,她始终怀着“为民”情怀和“奉献”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往复在党和政府服务“三农”最后一米的道路上。面对村里土地确权登记、经济普查、灾情调查等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她主动承担责任,白天处理日常事务,利用早晚和中午的时间入户搞调查,两份责任“一肩担”。工作中难免存在磕磕碰碰,但是只要有损“公”字,她就敢于面对,还利于民,不怕麻烦。她敬业务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李琳,女,31岁,高平市南城街道桥北社区人
李琳担任寺庄镇文化站干事以来,用认真负责和敬业奉献精神,诠释了一名基层文化干部的执着和追求。每逢举办文化活动,从出方案、做预算到联系演职人员等,她不分昼夜,忘我工作,“以单位为家,以工作为重”是她最真实的写照。组建“丹源风文艺舞蹈队”,她兼任策划、道具、编舞、领舞等,带领舞蹈队走进村庄舞台、走进田间地头,义务为村民演出上百场,2015年被评为“全国五星级广场舞队”。筹备组建了女子八音会,业余时间钻研摄影和视频制作,义务为各村舞蹈队编舞、指导及拍摄。随着“寺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成立,她积极带领队员志愿参与宣讲活动,编排的节目接地气、受欢迎。作为一名文化干事,她始终热爱这份职业,在文化道路上孜孜不倦,不断探索和学习。2018年被评为山西省“乡土文化能人”。
王栋峰,男,45岁,中共党员,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人
王栋峰是伯方村村委委员。他热心为群众办事,解群众燃眉之急。置办脚手架、电锤、电锯、架板等工具,乡亲们只要有所需,就无偿借用;集中农村剩余劳力,承揽民房拆迁改造、修缮工程,帮村民修修补补,随叫随到,从不推诿;为大龄青年牵线搭桥,红白大事跑腿垫钱,热心相助;积极调解邻里纠纷,不厌其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解矛盾;村委有难,慷慨解囊,以自己名义为村委贷款以备急用;认真履责,做好村里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和奉献。2017、2018连续两年被寺庄镇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王美玲,女,39岁,中共党员,高平市三甲镇响水坡村人
王美玲作为三甲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十余年躬身坚守家乡幼教事业,用赤诚之心,编织孩子们的美好童年。她为幼教事业东奔西跑争取资金,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管理技能,通过入户走访、开办家长讲座,与家长沟通,优化教育方法。工作之余还积极参与三甲镇文化宣传,利用寒暑假的休息时间,参与筹划三甲镇政府组织的消夏晚会等文艺活动,带领舞蹈队参加比赛,屡屡获奖。作为高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她不断学习政策法规,广泛收集民意,提交人大建议,为民代言。多年来她立足岗位默默付出,敬业精神难能可贵,得到了同事的一致肯定。
秦建林,男,50岁,高平市北城街道城西社区人
秦建林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人退心不退精神不退,在创业路上他四处寻找商机、探访取经,经过不懈努力,在挖机行业开拓出一片天地。2019年初成立了高平市建林挖机租赁有限公司,3月成立了挖机培训班,为失业人员提供了技术培训平台,同时又与环卫处协调成立了运输队,负责运输各种建筑垃圾。在创业的同时,他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2016年以来他先后到南城街道上韩庄村、寺庄镇王报村扶贫,到北诗、杜寨敬老院志愿服务,还到建宁当交通安全劝导员,在野川梨花节、马村徒步运动会当志愿者。他始终用行动注解着奉献进取的含义。2017年获得“创业老兵”的荣誉称号。
李海霞,女,49岁,高平市三甲镇中池村人
李海霞是高平三中一名英语教师,从教27年来,她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寓教于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历届中考中,她所带班级成绩名列全市前茅,超额完成教学任务,2018年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在教学方法探究方面,始终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多次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其论文《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一等奖,《英语教学中的双向交流》在《学习报》上发表,论文《用爱心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被山西省教育学会评为一等奖。在科研方面,独立完成“十三五”国家教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基于情景创设的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并获奖。
王艳梅,女,36岁,高平市寺庄镇寺庄村人
王艳梅2013年起到高平市特殊教育中心校任教,在七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不仅仅是教师,更多的是父母、是姐姐、是医生。特教的课堂除了教授文化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康复,教孩子文明礼仪等。每一天,她都记着那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她不厌其烦地掌握班里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应急措施,从容面对各类学生,直至和他们成为朋友,她也从中摸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2015年6月参加“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展示与交流活动”荣获智障教育组特教微课(短视频)竞赛二等奖。她同时还负责学校的文体工作,她用辛勤的汗水帮助每一个残障孩子学习本领,赢得自信。帮助聋哑孩子实现舞台梦,编排的舞蹈节目多次在比赛中获奖。
赵育梅,女,45岁,高平市马村镇东周村人
赵育梅自1993年在新新幼儿园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深研业务,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与实践,理论研究成果与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论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助推幼儿园改革》被中国国际教育学会评为全国教研论文成果大赛一等奖,并被《现代教育教学》杂志刊用。在日常办公室工作中,她认真撰写宣传稿件,对外宣传幼教工作,通讯稿《开出高质量 评出好效果》和《穿越革命历史 传承延安精神》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分别入编国家级优秀刊物《读书文摘》《都市生活》。同时,她作为党支部委员,参与制定各类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各项活动,为教学管理工作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赵育梅先后多次荣获“模范教师”“保教能手”“优秀党员”等称号,2017年7月被中国教育管理学会评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
李金龙,男,58岁,高平市东城街道城东社区人
李金龙是高平二中历史教师,从事教育工作38年来,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在课堂教学中,他秉持“在快乐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历史,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注重课堂的反思与总结。他虽已近花甲之年,但始终奋战在工作第一线,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承担了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用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见证了二中的发展,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为树立学校形象,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做出了贡献,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吴素梅,女,47岁,高平市东城街道丹峰社区人
吴素梅是高平五中教师,她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刻,便在心中立下了“把教育当成一生的事业”的誓言。工作二十余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认真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经常向有经验的同事虚心请教,同时不断学习年轻教师的创新精神,取长补短。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她的公开课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付出一份真心,收获一片真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节日里学生们的真心祝福、病床前孩子们的亲切问候,便是对她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吴素梅先后被授予“晋城市模范教师”“晋城市优秀班主任”“高平市星级教师”等称号。
冯保平,男,69岁,高平市三甲镇徘南村人
冯保平现任高平市民俗协会会长,太行乡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十几年来,他以“拓荒牛”的精神挖掘本土文化遗存,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为收集《王浩然书法作品集》,他徒步100多个村庄,走访王浩然生前好友和学生,收集各类书法作品近300件;用三年时间收集剪纸作品500余件,汇集出版了《高平剪纸》。他迈开双腿,走进701个自然村,记载收集古村落各类文化遗存。作为高平市民俗协会会长,他带领协会成员走基层、进社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使书画、剪纸、根艺、面塑、刺绣、石雕、门饰等民间技艺在长平大地发扬光大。他精心策划开展乡土文化大赛,组织参加全国剪纸展,征集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屡次获奖。2018年高平市民俗协会被山西省协会冠名“山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高平传习基地”,他本人被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评为“先进个人”。
姬丽芳,女,38岁,高平市陈区镇刘家庙村人
姬丽芳是陈区镇刘家庙小学教师。从教十几年来,她深钻教材、探索教法、大胆创新,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到新课程标准、考题趋向,每节课后认真反思总结,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她积极参加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水平,撰写的《浅谈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在“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她还负责学校安全、学籍管理、校园网建设、学校防疫等档案工作。2017年被陈区镇政府评为“爱岗敬业模范”。
秦春珍,女,57岁,高平市陈区镇王村村人
在城市光鲜亮丽、干净整洁的背后,是众多环卫工人的默默付出,秦春珍就是这些城市美容师中的一员。21年来,她的容貌在变,脚下的街道也在变,不变的是对整洁干净的追求和辛勤付出。常言道,“要说苦、脏、累,矿井和环卫”。她自成为环卫工人以来,就把道路清扫作为展示个人价值的舞台,夏天烈日当头,她冒着高温在马路上作业;冬天寒风刺骨,她顶着严寒铲冰除雪……这些年来,同事换过一批又一批,她一直坚持在这个岗位上。对她来说,一个人、一把扫帚、一辆清洁车、一条马路就是她工作的全部。她说:“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自己干得好,那就是最棒的”。
孙志军,男,63岁,中共党员,高平市马村镇阁老村人
孙志军是一名退休教师,虽然退休在家,他却心系农村发展,主动发挥余热,他经常给村民讲解党的大政方针、国家法律法规、农业科普知识等,提高村民知识水平。协助村里建立健全党支部议事规划和决策程序,实行党务、政务公开透明,让老百姓对村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一清二楚,村委党建工作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每年春节期间,协助村委组织村民自编自演各种节目,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2018年借助发展全域旅游的有利时机,协助村委创建了高平关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开发高平关文化旅游,国庆节期间协助村委编排演出了历史情景剧《奇袭长平关》,受到了周边游客的一致好评。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