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道德模范

【优秀教师风采展】北诗中学教师王强:情系乡村 三尺讲台洒青春 初心不改 四季不辍育桃李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1-09-10 【字体:

偏远的乡村,他用爱心编织孩子的梦想;简陋的校园,他用热忱书写育人的诗篇;蜿蜒曲折的小路上,留下他一次次家访的足迹;少年成长的心灵里,有他一遍遍温馨的叮嘱。他叫王强,是北诗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也是班主任和年级组负责人。今年八月,他入选教育部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实施的“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他扎根农村,十年坚守,兢兢业业,初心不改,将自己的闪亮青春和满腔激情,全部奉献给了家乡的孩子们。

9月7日,在北诗中学214班的物理课中,记者见到了王强老师。精干、朴实、低调,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2012年,年仅24岁的王强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选择回到家乡北诗镇北诗中学任教。在母校的三尺讲台上,他一待就是十年。提起这些,王强笑着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北诗人,也是从北诗中学毕业出去的学生,所以说我对北诗、对北诗中学特别有感情,毕业以后,有机会回到家乡,回到母校,所以我就选择了回来,一方面可以离家近一点,也方便照顾父母;另一方面,我对北诗比较熟悉,方便我对学生进行家访,所以我觉得在北诗这片土地上,做教育更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常规教学为立教之本。作为一名教师,王强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劳逸结合。学习上,他抓好课堂时间,每次考试后都会组织教师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帮学生找问题、补差距,给学生加油鼓劲。在课后,他积极组织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提起王强老师,他所带的214班的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在教室背诵笔记,王老师就会坐在教室后面背诵《古文观止》,然后通篇背给我们,他以身作则,我们要向他学习。”

“我们物理有几个专门的笔记本,王老师准备的笔记非常详细,通俗易懂,每节课前都会有几分钟背诵时间,背得多了,读得多了,笔记自然就清楚了。”

“王老师和我们亦师亦友,上课的时候,他非常细致地为我们讲题,下课我们锻炼身体时,他就在一旁看着,有时也会和我们一起锻炼,我们非常喜欢他。”

王强还非常注重陪学伴读、言传身教的治学理念。他以校为家,是个喜欢坐班儿的人。对他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

王强告诉记者:“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很大一部分同学都属于留守儿童,所以学生的家庭教育环节是比较缺失的。那么,我们作为老师,就希望在学校教育中,给大家弥补这一块,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

感情的天平偏向了学生,对家庭的亏欠就在所难免。深知王强的倔脾气,他的爱人张丁萍多少有些无奈,却依然选择了支持。张丁萍说:“周一到周五,他都待在学校,基本不回家。不是没有回市里工作的机会,前几年,市里招考老师,他也符合条件,可他还是一心想留在北诗中学。我也是当老师的,之前也在乡镇教书,也能理解他吧。”

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王强更是一门心思扑到工作中。他力争让差等生学会、中等生学好、优等生学精,凭着一股执着的干劲,他带的学生成绩显著提升。他的辛勤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历年来,所带学科和分管年级的成绩都排在全市前列,他也先后荣获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入选“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副校长毕静伟告诉记者,王老师任务多,责任重,但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始终把学生、把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他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业务突出,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出色,教学成绩也很优秀,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把学生交给他,家长们放心、学校也放心。

  记者手记:学生爱戴他,家长相信他;同事敬佩他,学校信任他。正所谓大爱生为本,长风送鲲鹏。若无浓浓的乡情,偏远的家乡不会成为他的羁绊;若非深深的期盼,三尺讲台不会变成他坚守的阵地。今天的王强仍在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初心的长度……(祁笛 崔世杰 姬鹏辉)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