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全面发力建设法治政府 以法为基助推转型发展

市人民法院:四项措施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3-02-17 【字体:

  近年来,市人民法院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人民法庭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着力点,凝心聚力、担当尽责,继续推动“党建引领、诉源治理、智慧法庭、多元解纷”四项举措,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党建引领,将支部建设在法庭。市人民法院按照“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于2022年9月设立人民法庭党支部。人民法庭党支部成立以来,大力开展“强党建、融治理、创枫桥”工作,强化党对审判工作的引领,突出党员法官的模范带头作用。

  诉源治理,将矛盾化解在微末。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精神,将法庭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和乡村振兴工作总体格局。一是全市四个法庭全面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辖区村组100%人驻调解平台,将“无讼”理念贯穿纠纷调解全程,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平台在线解决纠纷。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工作。米山人民法庭每年通过邀请辖区中小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全面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寺庄人民法庭通过到辖区涉农企业进行座谈的形式,了解企业实际问题,回应企业法律需求。马村人民法庭、丹西人民法庭的法官和助理们则是多次到辖区中小学校开展“法治公开课”,为学生们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智慧法庭,用科技改善司法体验。市人民法院优先在辖区乡镇地区建设了四个数字法庭,实现了案件庭审直播、录音录像、四级内网联通功能。近年来,因疫情影响,当事人存在不能及时开庭化解纠纷的实际困难,市人民法院积极推进在线诉讼,通过“云庭审”、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功能,实现数字赋能审判,节省基层群众在解决纠纷过程中各个环节花费的时间,提高司法效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多元解纷,用真情促进案结事了。一是建立释明引导机制。贯彻“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在前、法院裁判终局”工作思路,向当事人释明各类解纷方式优缺点,引导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让“诉讼并非最佳解纷模式”观念深入人心。强化类案释法,提高群众对裁判结果的认可度,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二是提升多元解纷实效。加强对人民调解员法律政策、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方面的培训,明确不同类案的调解要点、调解思路,全面增强调解员的调解能力,使人民调解在多元解纷中的作用成效显著增强。三是充分运用“法官+N”模式开展诉中调解。如在调处家事矛盾纠纷时,邀请亲朋好友、妇联社工、心理咨询师介入;调处村居矛盾时,邀请“村贤”参与,促使矛盾纠纷深层次修复。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