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民生实事专栏

织密长护保障网 托起民生幸福线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7 【字体: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实困境,近年来,我市医保部门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持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工作落地见效,为失能人员筑起一道坚实的护理保障网。

  “长护险”也被称为“社会第六险”,专门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群体,提供护理费用补偿与专业护理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受理“长护险”申请1108人,享受“长护险”待遇669人,享受辅助器具租赁服务297人。

  在市政务服务大厅“长护险”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崔琦琦正耐心接待市民,“麻烦出示一下申请人的身份证和社保卡。请问出院时间是什么时候?目前身体状况如何……”她一边办理申请登记,一边讲解完整流程,“我们完成初审后,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会上门评估,评估结论经公示符合条件的,即可享受‘长护险’待遇。后续我们还会通过电话回访与家访,跟进服务情况。”

  50岁的陈某生是“长护险”的受益者之一。他因突发脑干出血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自去年10月份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护理员定期上门为他按摩、洗浴、修剪指甲,提供专业照护。

  家属韦女士欣慰地说:“我们在了解到‘长护险’政策后,先选择了居家护理,后来又租了轮椅、制氧机等辅助器具。专业护理让老伴精神好了很多,每月还能报销大部分费用,经济压力小了,照护难题也解决了,心里踏实多了。”

  为将这一政策落实落细,市医保部门不断丰富长期护理服务供给,建立了单位和个人同比例缴费、财政补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余划转及社会捐助等多元化筹资机制,提供居家自主护理、居家上门护理、居家和上门叠加护理、机构专业护理等多种护理方式,并对符合条件且有辅具使用需求的居家失能人员提供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同时享受“长护险”待遇补偿。

  “长护险”的推行,不仅温暖了万千失能家庭,也带动了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与护理岗位就业,实现民生保障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试点开展以来,全市准入定点护理机构达8家,护理人员98名。

  护理员秦燕巧从事护理工作已有两年,她说道:“在护理机构工作,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能兼顾家庭,更学到了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失能人员享受到了专业照护,家庭负担显著减轻。而护理服务行业的稳步发展,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形成了民生保障的良性循环。下一步,市医保部门将持续做好“线上+线下”宣传和回访工作,不断优化“长护险”服务质量,通过定期收集参保人反馈、开展服务质量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这项民生政策惠及更多失能群体。(郭少宇 宋海凤)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