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学习动态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 开创高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高平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来源:长平红叶 发布时间:2025-09-13 【字体:

  这是一次坚定信仰、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这是一次全面系统、锤炼党性的政治体检;这是一次固本培元、凝聚力量的实践动员。

  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启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在晋城市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的精心指导下,高平市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把握原文原理、领会精髓要义上深化,在锤炼坚强党性、提升思想觉悟上深化,以硬招实招一体推进学查改,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抓实组织引领 坚持做到高位推动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高平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精心谋划、高位推动,以紧跟看齐的自觉,稳妥有序推进学习教育。

  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高平市委把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市委书记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及时启动部署,跟进落实相关文件,召开3次党建领导小组会、7次常委会、8次工作专班会,逐项研究推动重点工作;带头领学促学、全面查摆问题、深入一线调研、讲授专题党课、紧抓整改落实。各级各部门照着做、跟着干,24名处级干部93次深入包联点调研,760余名科级干部包联800余个支部常态化指导,确保节奏不乱、方向不偏。

  注重统筹兼顾,精心组织。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成立4个工作小组,实行“日碰头、周提醒、月调度”工作机制,下发《学习教育重点任务清单》,明确每个工作环节、每项工作责任单位,让工作有章可循、运转高效。制定了《文件运转机制》《请示报告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向上、向下、内部”三个循环闭环管理,为重点任务精准有效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强化分类指导,挂图作战。实行“日重点分享”“不定期工作提示”机制,强化日常沟通协作,一表式推进、一体化落实学习教育。市委书记原健同志先后5次到三甲镇和长寿村、发改局调研指导,24名处级干部93次深入联系点一线指导,工作专班分12批次,到15个乡镇(街道)、228个村(社区)、51家单位进行指导。4个督导组进驻7家重点单位,全程指导学习教育工作开展。

  通过高位统筹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启动部署,细化工作安排,做实重点措施,靠实工作责任,确保学习教育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比如,寺庄镇党委创新“领导班子‘领学’、包联干部‘促学’、党支部‘共学’、党员分类‘帮学’、青年创新‘活学’”“五学”学习模式,做到学习教育全覆盖。市委非公工委及时跟进学习最新文件、会议精神,构建“非公工委牵头抓总、行业党委分类指导、党建工作指导员具体指导、党支部全面落实”的“四级责任链”,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抓深学习研讨 坚持做到入脑入心

  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只有理论学习上去了,思想认识上去了,行动才会有力、才会自觉、才会有效。高平市委把学习研讨作为开展学习教育的首要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采取读书班、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切实学深悟透、强化理论武装,凝聚发展共识。

  “关键少数”引领学。紧扣月度学习任务安排,坚持“领学+自学+研学”,举办1期市委中心组读书班和3期专题学习会,聚焦学习内容原原本本学、逐段逐句悟,开展5次交流研讨,35名处级干部和7名乡科级年轻干部人人发言,谈认识、谈体会、谈不足,为各级党组织作出了样子。

  专题培训精准学。29名纪检监察干部在全市开展了42次专题辅导;中央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宪法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刘素华为全市党政领导干部专题授课;举办了年轻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出台了《高平市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着力增强年轻干部学习教育实效。

  全员覆盖多样学。依托“全域党校”“每周一讲”,推动1172个基层党组织、所有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6月30日,通过党员教育视频平台,采取“主课堂+527个分课堂联动”的方式,市委书记原健同志为全市2.9万余名党员讲授专题党课。典型做法在7月1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进行了宣传报道。

  通过形式多样、载体灵活、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持之以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比如,米山镇党委充分发挥到村工作大学生作用,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制定帮学计划,开展送学上门,确保学习全覆盖、无遗漏。市直工委通过组建69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召开市直机关青年理论小组专题研讨会,强化年轻干部学习实效。

  抓严问题整改 坚持做到真查实改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标准,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深刻剖析、务求实效。在查摆问题方面,高平市聚焦“全、深、准、实”,部署推动各级党组织真查摆问题、查摆真问题,把作风建设的硬要求转化为落地见效的硬措施。

  找全找准问题。坚持奔着问题去、对着根源治,将开展学习教育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相结合,充分运用7种途径,聚焦“11+11+6+10”以及“五个进一步到位”要求,开展了四轮查、审、改工作,动态更新查摆问题清单,做到查摆问题更加聚焦、问题表现见人见事。全市领导班子查摆问题1129个,846名科级干部查摆问题3093个,1749名年轻干部查摆问题8068个,整改率达100%,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风腐同查同治。市委带头确定20个集中整治项目,制定整改措施87条,全部完成整改。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紧盯“关键少数”、重点部门、重要岗位,聚焦违规吃喝、违规饮酒等突出问题,对全市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统筹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性质恶劣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查处、持续震慑,一体推进“查、改、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抓好警示教育。注重运用中央、省印发的典型案例,结合本地查处的高平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原主任王扎根等违纪违法案件,高质量召开全市警示教育会,拍摄警示教育片《底线失守》,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醒党员干部引以为戒。比如,市教育工委组织13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晋城三中原校长原学军案件庭审,现场接受警示教育;组织630名教育从业者学习《原学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及其教训警示的通报》,并进行反思剖析。

  通过对标对表,全市党员干部开展“作风体检”,全面深入查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立行立改、即知即改提供了精准靶向。

  抓实成果转化 坚持做到走深走实

  解决突出问题,既是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必答题,也是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高平市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真正让人民群众看到干部作风的变化。

  解决群众难题。坚持开门搞教育,市财政每年8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委常委带头深入包联点解决突出问题119个,带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解决问题1837个、为民办实事1.1万件,群众可感可及。比如,市公安局党委聚焦群众关心的“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小难题”,用实际行动传递公安温度,学习教育期间侦破民生小案30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陈区镇党委推行“领导干部一线办公制”,班子成员每周至少1天深入包联村现场办公,累计解决道路硬化、水网改造等民生问题66项,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提升”。针对“城乡居民用气‘同城不同价’”问题,政府牵头、部门实施、多方配合,将辖区内所有管道燃气居民用户用气费用统一调整至1.9元/立方米,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同等优质的供气服务。针对“接触网小区居民通过‘接诉即办’平台反映‘老旧小区路面破损、排水设施老旧、地下管网老化、垃圾乱堆放’”问题,举一反三,系统部署,充分利用处级领导包乡联村、乡镇干部包村联户机制,对55个老旧小区、13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整治提升,赢得居民好评;典型做法于6月29日被《山西新闻联播》进行了现场报道。

  健全制度机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形成264项制度性成果,做到纠正一个问题,整改一类错误,健全一套制度。针对“基层干部‘边选边跑、边干边倒’、‘不想干事、不会干事、不敢干事’”问题,培育储备928名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在全省首招5名乡村运营师,盘活乡村资源,助力产业振兴。2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扎实推进。制定出台“三资”管理“五个管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社区治理、党建办规范化运行、党建引领接诉即办5个“10条”,全面护航基层发展。针对“防范‘政绩冲动症’还需进一步强化”问题,推行综合执法、柔性执法、服务型执法,对55项县查事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助力企业减负。

  激励基层干事。把学习教育同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结合起来,推动干部讲实干、谋实绩。针对“年度考核繁冗低效”问题,精简年度考核事项,按照“两道题四步走”的考核工作思路,实现年度综合考核向“精简高效”转变。典型做法于3月27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刊登。针对“诉求办理过程中渠道不集中、运行不规范、派单不精准、调度不权威、办理不高效”等问题,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形成“1361”治理模式,今年高效处置群众诉求6700余件,满意率97%;典型做法在3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8月7日至8日,山西省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培训暨现场推进会开在了高平。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今年上半年,全市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6项指标总量排全省前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省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全省第2;GDP、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省第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全省第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集中性学习教育结束不是作风建设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高平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晋城市委关于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的部署要求,持续做好学习教育“后半篇文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乘势而上、敢作善为,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高平篇章!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