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大美高平

匠心工美 华彩三晋丨 国潮新风尚 非遗新魅力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22 【字体:

  9月19日,第六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工艺美术博览会在我市蔡志忠美术馆启幕,这场以“匠心工美·华彩三晋”为主题的盛会,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展现出新活力、新魅力。

  传统与潮流完美邂逅

  在文化工艺品展区,一组以商周青铜器为灵感创作的现代摆件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这些作品既保留了青铜器古朴神秘的纹饰特征,又通过尺寸调整和功能创新,成为了适合现代家居摆放的艺术品。飞天神女、爵杯茶具、历史人物……古老的文化符号被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其中,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的青铜雕塑作品《鸟尊》周围围满了参观人员,据介绍,《鸟尊》作品根据现藏于山西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进行设计创作而成,文化艺术价值极高。

  山西古建壁画活化的创新之路

  今年博览会比较新颖的展品——山西古建壁画惊艳亮相。一组组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的古建壁画衍生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一幅出自佛教经典《华严经》的作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摆放于展区中央,它所表达的是一位修行人连续参拜53位善知识,最终开悟修成正果,是佛学中的典范。传承人将这幅作品从传统佛经中汲取灵感进行现代创作,既保留了宗教艺术的庄严感,又融入了当代审美元素,使古老的佛教故事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现代观众。而且新研发的新型矿物染料,既保留了传统色彩的韵味,又大大提升了色牢度和明度,这种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壁画易褪色的问题,还使壁画作品能够适应现代展示环境,为古建壁画的“走出寺庙”提供了可能。

  这不仅仅是传统艺术的展示,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山西寺观壁画正通过染料创新、技术叠加与内容再创,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传统技艺与现代服饰碰撞出火花

  潞绸,中国传统丝织品,因产于“潞州”得名,是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曾与杭缎、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绸”,也是明清两代的皇室贡品以及支撑晋商发展的主要商品,其图案主要通过纹样、刺绣、手绘等形式表现,花色丰富、寓意美好、质地细腻,呈现出浓郁的北方特色。此次博览会,潞绸集团带来了复旦大学的文创录取通知书、床品《山海龙凤》等参展品,其中《山海龙凤》的设计由龙凤同合、吉祥八宝和海水江崖等图案结合,整体呈现方的效果,中间圆形图案点缀,寓意为人处世,方圆相济,和谐安康。

  蜀锦,中国四大名锦之首,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以桑蚕丝为原料,采用传统提花织造技艺,图案繁复且色彩对比鲜明,被誉为“寸锦寸金”的大国瑰宝。来自四川的蜀锦作品《锦风华》《五星出东方系列》,改良后的国潮设计,尽显东方古韵与大气风范。蜀锦的光泽,将女性的优雅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完美诠释了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时尚美学。蜀锦服饰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时尚单品。

  消费新体验,非遗走进日常生活

  展会上最受年轻群体欢迎的莫过于非遗主题潮玩区。以山西地方戏曲人物为原型的盲盒、融入古建筑元素的积木、带着晋商文化符号的潮流玩具,这些充满创意的产品让传统文化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被年轻人接纳和传播。冰箱贴也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紫砂壶、琉璃、壁画,甚至爆火出圈的铁佛寺二十四诸天造型,也变成冰箱贴,让人们可以带回家,留住山西记忆。

  本届博览会汇集了全国百余个非遗项目和工艺美术门类,不仅展示了非遗项目的保护成果,更凸显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无限可能,推动了非遗技艺和工艺美术大放异彩。(冯甘霖)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