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村镇东宅村海神庙动工修缮 让古建“活”起来
古建筑是民族的瑰宝,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一个村落的历史和过去、灵魂和精神。为保护传统古建筑,马村镇启动实施东宅村海神庙古建筑修缮工程,让文物古建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东宅村海神庙创建于金代以前,是晋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六年《续高平县志》记载:“海神庙在东宅,有海泉池。”庙内墙壁上分别嵌有清嘉庆二十二年、清道光十一年的重修海王殿的壁记。正殿花梁上有清康熙丁亥年(1707年)重修海王殿的原始记载,现存基本构架为清代遗构,其中也保存了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庙内建筑主要有正殿,内供奉海神。
“我们东宅村这座海神庙,是内陆地区为数不多的海神庙。由于过去当地不少人外出经商,进行海上贸易,为祈求平安,回乡后修建了这座海神庙。此外,我们民间还流传有一句俗语:‘海神庙,大王阁,铜铁瓦,出去还有倒栽塔。’倒栽塔也叫海泉池,是我们老百姓求雨的地方。”东宅村海神庙文保员冯光忠说道。
由于年久失修及自然因素等影响,东宅村海神庙木构架的体系、屋顶、墙体等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损坏。为保护和还原海神庙原本面貌,今年,马村镇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文物保护资金300多万元,启动了海神庙的保护修缮工程,按照修旧如旧、保护为先、抢修第一的原则,对现存的古建筑进行全面修复,计划用1年时间,让这一古老的建筑恢复如初,重新焕发昔日光彩。工程自8月20日启动,主要内容包括修缮海神庙屋顶、舞台,重新修建外墙和东西两个妆楼,让文物古建筑外观基本保持原貌,建筑的稳固性、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东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安全表示,“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严格遵守保护第一的要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修缮措施对海神庙进行修缮,全力恢复海神庙的历史风貌,让古建筑‘活’起来。古建修缮完成后,还将有效盘活古村落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让传统文化效应与乡村经济效益相得益彰,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