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好人牛建花
市望村的夏
在古塔沉静的注视下铺展
青砖塔身沐着熔金余晖
砖缝间游走着四百年的光阴
傍晚时分,人们习惯在塔下唠嗑,话题里总少不了牛大姐的影子。
“说起大姐,那真是脚底生风、浑身是劲。前几天宋大婶家的事调节得多好呢,我也想像她一样为老百姓多做点事。”
“可不是,这么多年了,村上有啥事都是叫大姐来帮忙……”
大家口中
爱管“闲事”的大姐叫
牛建花
是市望村出了名的热心人
牛建花,1958年9月生,1985年9月入党,1976年参加工作。自18岁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扑在基层妇女工作中,从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已经整整24年。
作为一名老党员,牛建花立足本职岗位,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她在2015年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小队、2017年成立了巾帼义务调解队。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点好事、办点实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挂在牛建花嘴边的话,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丈夫郭三湖是从医40余年的乡村医生,自己也想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便和牛建花一起为村里的老人定期检查身体,联系医院、陪伴就诊……
牛建花时刻关注村里的独居老人,不定期带着老人到医院就诊
2021年,支村“两委”换届,牛建花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为民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无论是在田间地头、支部阵地,环境整治还是在志愿服务、邻里调解村民们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前年,建花大姐腿部受伤,现在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不过只要村里有事,她比谁都积极。”
多年来,在牛建花的助推下,130余件矛盾顺利调解,114件村民急难愁盼及时解决……
“党员就是要多走一步,群众的事等不得”
义剪现场,牛建花和志愿者们忙前忙后地一边剪发一边和村民亲切地唠嗑。
每个月初九,牛建花和团队都会给村里的老人义务剪发,12年来从未间断
牛建花和志愿者们忙前忙后地一边剪发一边和村民亲切地唠嗑
“一开始我是和我老公两个人参与,志愿服务队成立以后,好多人想参加进来,现在已经发展到18人了。”
2015年,牛建花牵头成立市望村巾帼志愿服务队。“有老党员跟我说‘理发难’,我就想拉着大家做点实事。”抱着这样朴素的念头,她自费购置理发工具,带着志愿者们走街串巷,每月初九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爱心午餐+义剪”活动,这一干就是12年。
82岁的牛随根老人笑言:“5年没出村剪过头发,建花她们比亲闺女还贴心!”
端午节来临,牛建花和志愿服务队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一起包粽子,送给村民
当然这支队伍的足迹远不止于此。
市望村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来,牛建花带领志愿者们投身“拆违治乱”,挨家挨户劝说24户村民清理煤堆土堆,为村庄的后续发展建设腾出宝贵空间;在各个村开展文艺汇演,用文化活动点亮乡村夜晚;在廉洁乡村建设中,她们走家串户宣传村规民约,包办红白事的杂务琐事。即便生病住院、腿骨摔伤,她仍拄着拐杖出现在现场。
“党员就是要多走一步,群众的事等不得。”这句朴实的信念,让巾帼志愿者的红马甲成为市望村最温暖的风景。
“我相信调解是有温度的……”
“其实就是把别人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一碗水必须得端平。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为他着想,这事儿就成了一半了。”2017年巾帼义务调解队成立,作为队伍的核心人员,牛建花对家庭纠纷的调解很有一套。
牛建花和调解队往返家户,细心调解邻里矛盾
村里的郭某某因邻里矛盾,对村里新建小区的道路硬化提出了异议,牛建华带领调解队耐心调解,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两户村民因建房纠纷僵持不下,她顶着烈日用卷尺丈量现场,先帮晒粮再谈事,用温情敲开当事人心门;甚至跨村调解分居20年的老两口,用往事唤醒亲情。
“妇女调解更接地气,建花她们让村里20年没出过一起上访事件。”对村党支部书记崔彦海来说,有牛大姐在,村里干啥事心里特踏实。
2023年,牛建花获评“山西省调解能手”“高平好人”,荣誉证书背后是带伤奔波的身影,是她“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如今,66岁的她仍然活跃在调解现场,那本泛黄的调解记录簿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写满了“党员多跑腿,群众少烦心”的承诺。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那枚别在胸前的党员徽章,是她永不熄灭的灯盏。
在未来的日子
我们相信
热情开朗的牛建花大姐
定会在市望村的田埂上
和村民们一起把日子种出香甜
本页二维码